的损失在一条线上,而不是一大片。
我顺着清军前进的路线,就杀向了芜湖。
青弋江穿芜湖而过,本来我觉的这江水好歹能耽误这些清军几天。
但是我忘记了,这股清军已经在这个地区活动十多年。
地理环境,水文情况要比我熟的多。
人家连桥都没有找,直接找了一段水深比较浅的河道,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全军过河了。
等我们在一天之后追了过来,想从相同的位置过河却过不去了。
这条河涨水了,涨的也不多。也就比以前一天水深了不到一尺。
就差怎么一点,就没法儿直接涉水了。
游泳过去倒是没问题,我们的兵都是南方人,会水那是基本操作,不会水的基本活不到成年。
但是我们还有物资,还有放在车上的粮食,火药。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独轮车。
在水深完全没过车身的情况下。我们根本不敢推着车过河。
我们不得不绕道,找了一座桥过河。
就是为了这条不到300米宽的河,我们浪费了一天多的时间。
我领着队伍在后面追了五六天之后。
发现根本就不可能追的上。
周小欢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骑兵的速度,步兵的速度问题。
然后就被网上那些键盘侠给骗了。
网上的观点是,短距离的行军,骑兵肯定要比步兵快的多。
但是长距离的行军,战马的耐力就不如步兵。
把距离拉长到1000公里,战马连续不断的前进就会被累惨跑不动了,甚至直接噶掉了。
而精锐的步兵,连续前进1000公里,仍然有一定的战斗力。
所以我信心满满的带着我的部队,跟在这群骑兵的后面。
等着敌军的战马脱力,疲劳,然后不战而胜。
甚至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这群推着独轮车的步兵,真追上了骑兵的脚步。
我训练的这群士兵,可以算是同时代最精锐的步兵了。
而且我也非常重视部队的行军。
平时训练的时候,道路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每天的行军距离能够达到60到80公里。
而且这个速度可以持续三到四天。
靠着这种超强的行军速度,第五天的时候,我们距离清军的后卫部队只有不到20公里远了。
虽然有证据显示,马匹长途耐力不如人类,但这在实战中几乎没有意义。
因为不存在两支军队,在上千公里距离单纯比赛脚力的场景。
而一支能在五天内行军五百公里精锐骑兵,能够在机动力上花式吊打最精锐的古代步兵。
虽然我非常狡猾的保持着和敌军的距离。
没有头铁的率领着1万多名步兵,去冲击3万人的骑兵部队。
只是想着远远的坠在敌军的屁股后面,给敌军压力。
让清军赶紧滚蛋,让他们不要在我的地盘里面呆的时间太长。
甚至还幻想着,在我的战无不胜的威名之下,敌军惊慌失措,进退失据。
然后被我们追的精疲力尽之后,举起白旗。
为啥我这么相信?这群骑兵能够被我们步兵追的给累趴下。
因为网上的大神们摆出了各种数据,特别是关于这个战马和士兵的伙食数据,让我信以为真。
因为这数据确实是真的,咱也是一个有马的人,从参加秀才考试,我就拥有了一匹小马。
所以我知道网上说的数据是真实的,然后我就相信了,那些大神的计算公式。
一匹军马的食量是草一束(十五斤)料三升,大约是一名士兵(米豆两升)的六到七倍。
也就是说,一人一马的食量等于八名步兵;如果是一人三马的配置,则差不多等于二十名步兵。
如果三匹马按照战、乘、驮(或者二乘一驮)的配置,则一名骑兵最多携带一驮补给,差不多是一石的分量,最多只够一人三马食用三天。
所以一支纯骑兵部队顶多全速行军三天,就必须进入聚落或营地补充/掠夺给养。
要给马喂精饲料,喂粮食和豆类甚至鸡蛋,跟地主吃的差不多,才能保证马不掉膘,能继续作战。
如果光是依靠吃沿途青草,每天得有一多半时间用来放马吃草,马匹的机动速度跟爬行差不多。
而对步兵来说,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