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不法,倒想更易兵制,重立法度。官家,臣以为,程琳此举,有拥兵自重之嫌。”
赵祯点了点头,心中想着:“对味了,大宋传统,遥控指挥,就是这样。”
赵祯开口说道:“张阁老言之有理,但这奏札毕竟是程琳到任后所上的第一道奏札,若是第一道奏札朕就否决,恐伤边帅进取之心,朕以为,不妨先试行着,若是经验证后确实不可行,再恢复旧制也不迟。”
张耆闻言,微微皱眉,继续坚持道:“官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边事相关社稷安危,岂能如此儿戏,臣还是坚持,不予批准。”
赵祯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既然张阁老不同意,那朕便不予批准,明日下诏,让程琳回京,另选边帅吧。”
赵祯轻飘飘的一句话说完,三位阁臣身躯一震。
官家怎么不按常理出牌?上来就掀桌子,这还怎么玩?
边帅上奏,枢密拖延,这说白了就是争权夺利而已,反复拉扯上几轮,枢密得到足够的利益,边帅自然也能得到该有的权力。
以往皇帝是会偏向枢密的,毕竟边帅镇守一方,若是权力过大,随时有可能形成割据。枢密时不时的敲打牵扯上一二,也能让边帅时刻保持清醒,不至于拥兵自立。
但赵祯只因为阁老的一句话就要废了边帅,这可就要命了。
吕夷简赶紧开口:“官家不可,边帅镇守一方,乃封疆大吏,除授怎能如此儿戏,朝令夕改,天下必将大乱,臣请管家三思。”
“况且,臣倒以为,张阁老远在中枢,不知边弊,程经略上此奏也是多方巡视后的结果,我等远在千里之外,不知实况,怎可轻率定夺。”
“臣同意程经略的上奏,只是这各级将官的任免还需官家亲自拣选,不可尽用程琳举荐之人。”
赵祯的目的达到了,他点了点头道:“那就如吕阁老所言,让程琳只在陕西路试行便是。”
三人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