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虎以关东管领的名义,集合了关东诸侯共计十二万兵马,讨伐“逆臣”北条氏。
其中上杉政虎率领两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常陆土浦城时,他同时请求上总的里见氏和武藏岩付太田氏出兵协助。于是里见义尧派其子义弘,并太田三乐斋资正进攻后北条氏。
在这情况下常陆小田氏、下总结城氏、下野宇都宫氏和小山氏、武藏忍成田氏、上野新田由良氏、下野皆川氏、上野小泉富冈氏、上野馆林长尾氏、下总关宿梁田氏、森屋相马氏、上总土气酒井氏在下总小田家的土浦城外表示归顺长尾家
之后太田资正暗中联络族叔、江户城主太田康资,请他离开后北条氏的阵营,献出江户城来。此太田康资乃是太田道灌嫡派的曾孙,早就对后北条氏心怀不满,于是双方商定,只等北条氏康出兵救援小田氏,他即夺取江户城,切断后北条军的退路。
然而北条氏康何如人也,这样发生在眼皮底下的阴谋他岂有看不见之理?结果还没等他离开小田原,太田康资的计划就败露了,被迫逃出江户城,往投岩付太田资正。为了接应康资,太田、里见联军匆忙西进,列阵于国府台地区。
明嘉靖31年,日本弘治元年,公元1553年
正月,北条氏康、氏政父子亲自上阵,以家中第一猛将北条纲成为先锋,以氏康的另外两个儿子氏照、氏邦,以及大道寺直家为合后,统率两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往国府台城,想先解决临近的里见家和太田家。
太田、里见联军以逸待劳,没等后北条势站稳脚跟,就挥军掩杀过去,北条方乱成一团,名将远山纲景、景久父子、富永政家等先后战死,多亏北条纲成阻遏追兵,勇猛奋战,才避免全军皆溃的命运。
激战一天
双方激战整整一天,直到暮色四合才各自收兵。
太田、里见联军打了胜仗,不免庆功设宴,松懈了防备。
而北条氏康就趁着这个机会,于夜半时分冒着浠浠沥沥的小雨,悄悄潜至联军背后。一声号响,北条军汹涌杀来,联军大溃,里见义弘在大将正木时茂保护下突破重围,好不容易才逃得了一条性命。
这仗里见、太田联军死伤五千三百余人,北条氏方死伤三千七百余人,在冷兵器时代,这一伤亡比率是相当可观了。北条氏康趁胜追击,突入上总,逼近里见氏主城久留里,连里见氏的重臣正木时忠都弃甲而降了。
而这时候景虎还在围攻土浦城,收到里见、太田军的大败立刻让大将宇佐美定满留下继续攻城,自己则是带一万军队去支援里见、太田军,长尾家的战略目标是拿下臼井城,然后包围千叶家的佐仓城迫使北条家来救,然后半路击之。
二月,政虎出发到了上野馆林城,大会关东诸侯,总兵力约十万余人,往下总小金城进军。
二月底,联军攻打下总高城胤辰的小金城,但是失败。之后关东联军往原胤贞所在的臼井城进军。
三月初,原胤贞的属将高城胤辰(北条方)、原氏的家主千叶胤富(北条方)、北条氏康与北条氏政父子、古河公方足利义氏(北条方)分别向臼井城派来援军。伊豆河津城的荫山新四郎(北条方)与骏河用宗城城主一宫随波斋(今川氏真所遣援兵)也为救援臼井城而往下总进发(荫山新四郎、骏河今川援军到达臼井城的具体时间不明)。
三月九日,上杉联军开始攻城。但是臼井城的天然城防非常坚固,它是一座山城,两面都是山崖,背靠印幡沼,从正面进攻就只有一条极其狭窄的小路。守城方可以利用天然的地理条件,从上面抛掷落石、射箭,阻挠上杉联军的行军。臼井城本身由本丸、二丸、三丸构成,守军放弃最为空旷、活动空间最大的三丸,只在此设置一些栅栏,此外还有一些外堀掩护。臼井城守军最前线的是镇守在二丸的椎津次郎、椎名兵库,两人皆为本佐仓城派来的援将,其余部将皆退往本丸驻守。
上杉军上野沼田众在破坏三丸的防御工事后,将其完全占据,其余众兵蜂拥而上,随即攻打二丸。守军以箭矢、落石还击,沼田众前进受阻。随后,上杉军众陆续投入战斗,其中,越后上田众杀上二丸,攻势甚猛。椎名兵库、椎津次郎将本队移上城郭,与上田众等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其余守军亦猛烈还击。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越后上田众武士下平右近允、广居又五郎身负重伤,战况一度胶着。
不久,联军各队陆续参战,争先涌上城来。见二丸情况危急,本丸内的高城胤辰、原大藏丞作为第一阵,率先从城内突出。上杉军先阵长尾景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