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四十六章 嘉靖倭乱(四)

第四十六章 嘉靖倭乱(四)

炮轰击敌军营寨防止敌人攻出来。

前后被夹击,加上很多明军过来打这个顺风仗,南门外的倭寇全部投降。

三个时辰后,各门的战斗结束。

秀吉过来禀报战况。

秀吉:主公,戚将军那边汇总了战况。西门毛利家斩首720人,俘虏244人。他们战死190人,伤780人。东门斩首1566人,俘虏1920人,战死330人,伤90人。南门斩首1725人,俘虏6650人,战死0人,伤421人。

张信:这就对嘛。

秀吉:咱们的鸳鸯阵,戚将军理解的特别快,并进行改进,现在我军对付这些贼寇真的感觉是在欺负小孩。

张信:哈哈~~~没事,你去写战报交到胡大人那边报功。咱家的当场发,其他家的交给他们的将领发。

秀吉:额,主公,这个。。。遵命

转头武田元明这边按照戚继光签署的战功表,开始宣布各种战功赏赐,这也是跟日本将领讨论过的方式

战国时代战功的种类:

一番枪:手持长枪率先冲向敌阵的表现

一番太刀:手持太刀率先冲向敌阵的表现

一番首:战争开始后最先取得敌军首级

一番乘:最先进入敌军城池或要塞的表现

太刀之功:以太刀成功讨伐敌军

组打之功:在激烈对战中(双方呈均势)成功讨伐敌军

枪下之功:以长枪成功讨伐敌军(混战中以长枪取下敌军首级)

突枪之功:在长枪对战中取得敌军首级后并且多次对敌军发起攻击

枪胁之功:帮助战友立下战功崩际之功:敌军败逃前表现出色

殿枪之功:在己方人马撤退时,担任殿后的防守任务(帮助负伤人员撤退)除此以外,有时候由于情况特殊,深入敌营展开对战时,由手持长枪的足轻会从侧面发起攻击,所以有“横枪入”(出自《谦信家记》)的记录。而观察枪战胜败的状况称为“枪色见”(出自《愚耳旧听记》)。如有可能因此战败,则会说是“浮足立”(出自《播州佐用军记》)。若是眼见就要落败却没有撤退,继续留在原地奋战,就会形容这种勇敢举动为“崩际的高名”(出自《小畠景宪家谱》)或是“崩口的高名”(出自《松原自休手录》)。

当然,要是奋战不懈让己方军队有足够时间撤离,这样的对战英姿称为“殿样”(出自《松邻夜话》),此功劳也足以与“一番枪”战功匹敌。在追击战中取得敌军首级称为“追讨”“追落”(出自《愚耳旧听记》),以追击方式顺利击退敌军为“追切”(出自《贺用谆诤记》)。然而若是在战场上连一个敌军也无法击杀,这是非常丢人的事,甚至有时出现反过来夺取己方取得的首级,这种行为被称为“夺首”(出自《籾井日记》),所以就算是同一阵营也要特别小心。而《甲阳军鉴》是将一番枪,一番首以及二番枪都当作是杰出的战功行为,称为“一番高名”。

日本各类赏赐中最让人喜欢的就是是追加“知行地”,也就是增加武将的领地。从知行地取得的税收会直接影响武将收入的多寡,对武将而言是相当有利的事,因为在当时的日本,战争期间产生的军费,武将几乎都要自行承担。所以,如果在战后没有取得新的领地,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奋战将毫无意义。

排名第二的就是现金赏赐,不过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都发生在大名领地不多的情况下,在没有多余领地可供赏赐的时候,直接发钱成为一个必然选项。那就是立功的武将地位卑微、或者赏赐足轻,不过更多情况下给足轻的要么发一些钱,要么发粮食,要么干脆什么都不发或者只是允许士卒去抢劫。

第三直接赏赐物品也是一种武将们喜欢的方式。不过,相比于领地和金钱,在赏赐物品时,还要看武将个人的价值观如何,这就让君主很难评估这些物品是否为一份好的奖品。万一武将对赏赐的物品不喜欢,反而会让武将大失所望。

德川家康的儿子松平忠吉就因为对获得的赏赐品不满,而愤恨不已。当时,他因为在一场战役前与德川家康约定,战后可以取得新的领地,但战后得到的奖赏却是一把短刀与茶具,愤恨下直接将茶具摔破。与之相反的则是织田信长的家臣泷川一益,他一直希望能通过战功获得一件茶具,但每次获得的奖赏都是新领地,他反而对此感到很失望。

排名第四,就是感谢状。大名可以颁发感状,奖励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感状虽然没有直接带来利益,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