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六十一章 大明嘉靖朝鲜之役(四)

第六十一章 大明嘉靖朝鲜之役(四)

战役、损失多少兵马、将领有谁战死、臣子有谁死节等等……让大臣一时惊惧,担心明朝怀疑他们与日本同谋,旨在假借向明朝求援引诱明军进入朝鲜歼灭之。最后还是朝鲜国王、王子全死的消息传到北京,大明才相信。

最终,明廷认定:“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在明朝中央反复搜集情报与讨论之际,辽东已经在6月己亥日先派遣出宽奠堡副总兵都指挥佟养德率领8名飞骑传信先渡江到义州附近准备,分为5拨,每拨须奔驰百里,遇到紧急军情,迅速传递。恰有日本军部队屯住在江沙,发数百名骑兵举行操演,朝鲜大臣特地请明将前往侦查;明将观察后认为:“若只如此,天兵一来,可以剿灭

可无论朝鲜大臣如何求大明朝廷,大明都磨磨蹭蹭,后面也不知道哪个小可爱提出,朝鲜社稷已毁,现在只能请求内附成为大明之一省一道,虽然有人这样提了嘉靖帝也不能立刻过去帮忙,免得被人说趁火打劫。

而这时候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日军真田幸隆部打破了九连城,定辽右卫守将弃城逃跑被张溶斩杀,现在蓟辽的军队开始向辽阳集结,但除去防御蒙古人的外只有不到2万人可以调遣,而日军进犯的人数已经超过5万,半月内可以达到15-20万。

而本来出击日本的奴儿干都司各部已经撤回了建州和朝鲜北道固守。

面对如此情况,大明自7月开始派遣礼部尚书徐阶远赴汉城与日军谈判,其目的即在于拖延时日以待大军集结,由于明廷照旧有所准备于是命蓟辽总督张溶为防海御倭总兵官,俞大猷为副总兵官一同开赴朝鲜,而后方的调度则是调了胡宗宪来全权负责

只是这次跟历史上的万历朝不一样

明廷从辽东精骑10000及辽东名将杨照;

蓟镇、保定各选精锐步兵5000;

江浙步兵10000;

广西狼兵3000

川军3000

辽东各部25000人

又调了有备倭经验的卢堂、谭纶、张鈇、张元勋、李超、葛超、刘恩至

明军36000人和女真方向25000人从两个不同方向向朝鲜进发刚一到达义州就碰到了朝鲜朝廷的大臣和参与官兵,张溶这时候并没有立刻安排人前进而是问朝鲜人要军粮,朝鲜备边司请示了大司宪(首相)尹元衡后开始计算粮食

天兵共计3万6000人(女真不算),将领中军千把总还没有算在里面,一日粮每一名是1升5合(每升约重1.5公斤;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马匹2万2000匹,将领等官之马不在数内,每一匹日给料豆3升。以此计算,则3万6000人的粮食一天是540石,2个月则需要米3万2400石;马一日用豆660石,2个月需要豆3万9600余石。……目前估计自义州至平壤,留谷之数大约有7万3242石,豆2万1244石……,抽西补东军粮可以支应4个月余,马豆则似乎不足……。”

考量到朝鲜军粮缺乏,明军先锋暂时驻兵在定州,但不需要军粮的女真人就随意他们了,因为在张信的计划里还有一条就是消耗女真人,最好能把他打的元气大伤被跟大明友好的其他民族吞并。

面对大明朝廷的情况,武田信玄不同于后世的丰臣秀吉,直接又从日本国内调兵一共调到朝鲜的日本军队高达30万,后方还有40-50万的后备部队。

真田幸隆那边收拢了败兵准备退回咸兴府,但是一路不断受到女真骑兵袭扰还有朝鲜义军沿途攻击,使得真田兴隆无法组织好真正的抵抗,而且还走错了路,直到路上碰到山县昌景的第六军一部才知道自己走偏了来到了西边的狼林郡。

在第六军带领下,真田幸隆部一路南下在长津郡遇到了在此扎营的山县昌景一统计真田幸隆只剩下不到5000人,而且还各个带伤。于是山县昌景开始以长津郡为基地在长津湖岸建立一座城来防守,同时也把第二军的情况通报回大本营。

嘉靖38年八月初五日,明军开始进军只是这次进军又多了一支主力军,云南黔国公沐朝弼带的17000土司兵已经过了鸭绿江直奔长津郡而去。

八月初九此时的长津湖开始天气变冷,对于常年在热带地区生活的云南土司兵来说有点不适应,带还没有到拿着无法适应的程度,加上出发前,辽东卫所专门给他们准备了鹿皮、麂皮、狍子皮外套,让这些南兵也没多大不适应。只是当沐朝弼来到长津郡5里外的山上时候才发现,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