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十二单:最初的样式其实是学习唐朝服饰,是唐代的女官服。在奈良时代引进唐衣的背景下最初发展,到遣唐使废除时的平安时代中期,形成日本特有的十二单衣样式。平安中后期,十二单成为宫廷或贵族女官、女侍的服饰,她们平时的正装就是穿十二单衣。当时十二单衣上加裙带、领巾,头上再戴宝冠、发钗就成为礼服
这一传统一直到江户时代前期都为贵族正式礼,江户时代后期十二单借鉴庶民闲流行的大发髻,演变为现在日本皇室女性的高等级礼服。
十二单衣服包括了长袴、小袖、单衣、五衣、表衣、唐衣、裳、衵扇(彩绘并饰有金银箔的木),而这些都是传承自平安时代,日本的史书《大日本史·礼乐志》中就有详细记载。
十二单的穿着顺序为内衣、白小袖、打袴;次加单衣、打衣、五衣、表着;再加唐衣、裳;以及下半身最里层的裤裙。由于十二单里外20多层、重达20公斤,穿着时需要一件一件小心穿戴,花费半小时左右才能穿好》
当一切准备妥当,张信就开始安排人进城去到处宣扬聚拢人气,而大明的礼部尚书徐阶已经等张信两个多时辰了,终于看到张信身穿绛色冕服(现在的日本天皇穿的黄栌染御袍是明治维新后改的,改之前穿的都是绛红色的唐服,这是唐朝爸爸的穿着皇室重大仪式及皇位登基大典上都穿冕服)
张信来之前让人在天津、廊坊换了大量铜钱就是等进了北京去撒币。一进正阳门,队伍最强前面的礼部仪仗队就开始敲锣,奏乐,这音乐肯定不是什么君之代或者帝国进行曲,而是大家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对于娱乐简单的大明百姓来说,这乐曲很能调动情绪。
加之大家都知道日本国王天下最富庶的人,他一年赚的钱比大明朝廷收的税还多。(嘉靖一朝最差一年才200万两,张信几座金山银山都不止这么多)
刚走进京城不足百米张信就安排人开始撒币,一路百姓感谢张信,都说大明出去那么多人,成为一个大国之王的还是头一回听说,不过张信这样操作除了壮声势更大的还是要彰显自己有钱,但时候给嘉靖皇帝谈判时候用钱开路
可嘉靖不知道的是张信的队伍一边走,一边喊:日本南洋岛招岛民了,去一人最少给10亩地,去一户额外免税10年,还送银子和耕牛,任何人都能报名,要去的到王府井日本商务馆报名。
这种赤裸裸的拉别人百姓,挖墙脚
徐阶没有去阻挡,心想这点小恩小惠找的还是那些苦哈哈。正好这些穷鬼走了,还少了很多治安方面的事情。
只是徐阶在很多年后都对张信这样的操作恨之入骨
东直门这边日本商务馆很早就摆上了二十多个桌子,可报名的百姓还是有非常非常多。
一名老乞丐因为一直在这边乞讨看着摆出桌子就上前问:这位大人你们这是干嘛呢?
工作人员:日本国在南洋有很多岛,上面土地肥沃但就是没有人,国王令我们在大明招募穷苦百姓和流民,去了的壮丁给10亩地,老人小孩妇女减半,同时当地还给房子、种子、口粮,村里有牲口农具免费借给百姓,前10年不收税,十年后按照十一收税。
老乞丐:那,我能去吗
工作人员:大爷您多大了
老乞丐:42
工作人员:40以上算老人,那只能给3亩地,但如果你去一家人那就会送一些家禽还有银子。
老乞丐:一家人,我有我有,我有四个儿子,八个孙辈,老婆子,儿媳妇都有,儿媳妇全家也是叫花子,我们都能去吗
工作人员:能去啊,你四个儿媳妇全家都去,我们还要给你推荐费,一人100文,不过报名完了你们要等通知,我们凑够一个船队才出发,出发前三天我们会贴出告示,所有人到这里坐车去通州坐船到天津塘沽转海船。
老乞丐:那那那,先算我一个。
工作人员:大爷你别急,还有一个时辰我们才开始,你可以把你家人,儿媳妇家人都叫过来,我给你留个号,来了直接找我,我叫田中
一个多时辰后,老乞丐带了上百号人过来,远远就看到这边排队都在几里外了,老乞丐颤颤巍巍的找到田中,一说自己带了几百人来,田中立刻汇报给了自己的长官。
很快一名带着保镖的文官走了出来:大爷,我是松下,田中的上官,听说你带了几百人来,田中那边太忙,我来帮你处理吧。
老乞丐说:好嘞。
松下安排人去统计,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