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一百零三章 印度次大陆(一)

第一百零三章 印度次大陆(一)

门答腊那边的知事府。

张信刚离开亚齐,粟屋胜久和李成梁同时收到了邓子龙的消息,4万人移民过来,现在月港只能调用百来艘船运,一来一回2个月才运5000来人,这4万人运完还不得1年多。百姓在月港那边也没有多少口粮钱财,都是靠着当地衙门施粥度日。

粟屋胜久也看到了问题所在立刻调集了南洋水军,并通知南洋各国调用船只去月港运人,同时也让邓子龙组织一些浅海船运人,这样沿着海岸线最少能把人带到柔佛。柔佛再去苏门答腊就方便多了。

于是大明版的春运出现了民船、官船、军船纷纷去运人,因为运费都是日本国出钱,这样运人过去,回头还能拉一些南洋的东西回去卖,一举两得,很多民间组织参与了运人,不过最后还是花了三个月才把人都运到了柔佛,而柔佛国则是用小舟、舢板把人送到苏门答腊的占碑港,然后这些人再走到巨港,这是后话,但这样的操作却害苦了一批人。

这又是谁呢?张定北和李季剑,这回他们也带了几百人准备去南洋军团投军,还有1000多家属也要去,但在广州这里等了小半个月,除了几艘船外,其他一艘能去南洋的船都没有,还得他们不得不去查情况,一查被邓子龙的操作搞得哭笑不得,没办法只能带着这1000多人渠道月港乘船,这才最后回到苏门答腊,最后他们回到部队报道都是9月的事情了,晚回来1个多月,如果不是带了很多人回来,军棍肯定是少不了的。

因为新来了很多人参军,李成梁干脆提拔邓子龙为团指挥使,组建了1个独立团但下面不再是3个营,而是8个营,其他人都编入民兵加入当地卫所,这样间接加快了当地卫所的建设和南洋军团的军事力量的抽离。

小早川隆景见到明人到来的好处后,开始积极引导大明、朝鲜、日本国内人口的迁出,尤其是日本失去封地的豪强和领主,这样也能间接减少国内的一些矛盾和危机,当然也因为这个事件,内阁开始要求工部和水军加速研发两种运输船,一种大型,一种建造快。

话说8月中旬,张信在船上躺了7,8天后船队遇到了锡兰国的巡逻船,在其引导下到达了科特的(科特在今特伦坡的东部郊区,但现在这个时期科伦坡还叫科兰巴是首都的一个港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