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那就炮轰死他。
于嵩:主公让我来吧。
张信:小芳,你啥时候玩炮了。
于嵩:额,我去说服他吧。
于嵩脱掉头盔,拿着大喇叭来到城下:北京城的百姓们,我叫于嵩,我爹是于允忠,我爷爷是于冕。
张信:小芳咋的了。
张居正:陛下你不会不知道吧?
张信:知道什么。
张居正:于嵩是于少保重孙啊。。。。
张信:什么玩意,于嵩是于谦重孙?怎么他们兄弟俩没说。
张居正:额,于岳是于嵩的侄子,挂在他名下,只是两人年岁只差,7,8岁平时都是兄弟相称。
张信:等下,等下,你是说于岳是于嵩儿子?我操,。。。。。你们怎么都不惊讶。不会这事儿是我最后一个知道吧。
锅之助:于伟是于岳的侄子,柴田胜家的亲兵队长于嵩是于嵩儿子你知道吧。
张信:我不知道。
锅之助:主公,这不符合你八卦的人设啊。丢人。
两人还在聊着的时候,城门开了,李春芳专门跑了出来,对着于嵩就拜。而这时候于岳、于嵩、于伟都来到了于嵩身边。
李春芳:你们真是于少保的后人。
于嵩:如假包换,之前我是杭州荫千户,这是宪宗皇帝给于家的诏书。
李春芳看了看:不错这诏书是对的,我在内阁看过备案。
于嵩:我给您介绍下,这是我族叔的遗腹子于岳,族叔保护我父亲而死,父亲为了这孩子以后的荣华富贵就挂在我名下,不过平时我们还是兄弟相称。这两位一位是我堂侄于伟,一位是我次子于嵩。
“见过李阁老”
张信尴尬的在一旁尴尬的脚指头抠出了半座紫禁城,直到半个时辰后,李春芳才想起来张信。
连忙过来跪拜:大明内阁大学士李春芳见过陛下。
张信:你就别叫我陛下了,你又不是我臣子。
李春芳:我都献城了还不算你臣子?那我回去,你来攻城吧。
张信就是一脚,老李你又调皮了。说着一把拉起李春芳,手牵手进了紫禁城。
张信的办公地点没有选择在金銮殿,而是保和殿,龙椅也搬走了,换成张信自己设计的沙发,朝臣也都没有站着,没人都有椅子,只是分了高低。
这次跟张信来的是他的主要执政班子老大,老二们。
张信:李春芳,我任命你为顺天府尹,迅速整理四九城的政务,让没有去南边的官员、士兵迅速回原岗位报到工作。于嵩我任命你为九门提督此管制统管五城兵马司
李春芳、于嵩:臣遵命。
李春芳你先等下:你把大明最近情况说一下,怎么突然大明朝廷就跑了?李鸿基也不一定能打进来啊。而且我也跟徐阶说了,只要求救我就一定来。
李春芳:徐华亭说,如果找你求救说不定你还要狮子大开口。
张信:求人办事不都要给好处吗,尤其是紧急的时候,而且在狮子大开口,我总不至于要北京吧。现在倒是好,京畿、辽东全不要了。那为什么要逃。
李春芳:我也不清楚,我劝诫第一次就被罢官了,但听说是徐华亭想学学东晋,而且他的势力基本在江南,同时他又成了东林党的领袖,所以。。。。
张信:又是东林党。。。。张居正、盛弘、甄逸陈王道北条氏康毛利元就足利义辉直江景纲大友义镇吕调阳武田信玄卢镗菊亭晴季北田晴具海瑞三好长庆本多正信京极高吉波多野晴通吴为中吴清张鏊你等组成战时议会大明这比事情统筹你们来做,我先带兵整顿和接受。
张居正:陛下,臣以为既然大明把社稷给丢了,我们也有大义存在,您不如顺应天命,昭告天地顺应天命,成为华夏之主。这样也能让北方的大明势力心安理得的归顺不带负担。
张信:这。。。。;。
一众大臣跪下:请陛下顺应天命。
张信:我不是不做,你们谁懂流程,我记得所有懂这块的人都跑南方了。
这时候角落里一个声音传来:陛下,臣等会。
张信一看是两个中年道士。
张信:你们是谁。。。。
本多忠胜:老大,这是陶老道的徒弟王永宁、郭弘经,一直跟着你的啊。
张信:对对对,我给忘了,你们懂就你们安排吧。。
第二天,也不管是不是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