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顺应民心和内心就好,即使未来大家真要刀兵相向,也请到时候善待被俘将士,不要滥杀无辜也不要涂炭百姓就好。陛下听闻戚将军在樊城已经几个月,粮饷应该不足了,让我带来了5000石粮食和30万两白银,中间隔着李鸿基还有农民军只能找到这些,还有这是我军帮戚将军探的最适合撤离的路线图,顺着枣阳去随州,然后东去礼山县,那边的张秉忠的部下已经被我军收买,到时候只需要让士卒带着红头巾路过,他们就不会拦截,之后东南去麻城、黄州府,沿着长江到蕲春那边就是大明军队的控制范围就安全了,如果中途碰到张秉忠的部队不要恋战,速速逃离。十日后陛下会放出风军队要南下河南,李鸿基一定会求助张秉忠。张秉忠一定不会管你,到时候就是你最适合撤离的日子。
放下地图、安排、还有粮食白银后,任文就告辞。
戚继光看到这些心中五味杂陈:自己是效力国家不假,但现在这个国家还是国吗?君还是那个君吗。
8月初,徐阶病刚好没有多久,收到了锦衣卫八百里加急,戚继光奔袭千里昼伏夜出,从襄阳已经撤退到了九江府,军兵带回来了8万多人。而戚继光本人现在也快入京了。
徐阶一听病全好了,带着弟弟徐陟、儿子徐璠,弟子顾学,叶朝荣、高继成、谈修、刘升、钱国瑞、薛应旂、李珣等东林党精英去城外迎接戚继光。
而戚继光这时候只是带了陈大成,王如龙、陈子銮等十几人入京。只是此京非彼京。
刚到城门口就看到徐阶早早就到了。
徐阶也看到了戚继光。
戚继光想下马跪拜,谁知道被徐阶抢先一步抓住了马笼头,帮戚继光牵马。就这样戚继光坐在马上,徐阶牵着马走进了南京城,这让戚继光心中没有感动,但有了很多的不自在
张信这边开始把各省军队及编制进行调整。
第一近卫军团改组成立了禁军,下辖10个师全按照野战师标准组建也是张信最后的战斗力量。姜江东被任命为禁军都指挥使,近江候
第二军团该组成河北军辖原蓟镇、天津、北直隶、宣府=日本军团全部军队,下辖12个师的编制。于嵩为河北总督,远江候。副手则是于岳、长尾政景、池田恒兴
山西组建晋军,统管原山西、大同军队,下辖12个师的编制。马芳为山西总兵,副总兵大友义镇、北条氏康,三人都是开国伯
胡宗宪担任陕西巡抚,但总兵却让柴田胜家,副总兵则是于伟、郭琥来做,但其麾下有8个师编制,主要以第三军团为班子来组建。柴田胜家直接给了一个关西开国公,于伟和郭琥开国伯
另外又以泷川一益为辽东总兵、张鈇、车载棉副之,统管辽东、朝鲜,下辖12个师。除了张鈇开国男,其他两人都是开国候。
而广东的华南军团扩建为粤军,主副官不变,只是编制变成12个师,方就为开国公,其他人为候、为伯,人员从广东、广西、日本调取。
同时以前田利家、北条纲成、岛津义弘、吉川元春、任文、吕宝锋6人为主组建了6支机动师随时可以对起义军、大明或者其他势力展开战斗。
可随着时间过去,民间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了,很多百姓对大明王朝的对内、对外的一些举措就很不满意,而且为了支持打仗和皇室的开支,税收都征收到了几十年后了,即使富如江南也十室七空吧。
尤其是当李鸿基的军队打倒淮南后很多平时和张信那边关系不错的都纷纷迁去南洋,而之前南洋去的华人也拉拢很多乡人过去。倒是让现在的南明朝廷发现江南其实并不比北方好到哪里去。并且很多地方督抚虽然宣誓效忠,那也是怕被张信清算或者夺取利益,但张信影响最严重的江西、浙江两省,下面很多官员百姓都等着张信一来,立刻揭竿而起。
可惜他们很多没得到张信,却等来了陆绎的锦衣卫的屠杀和灭门
万历一年1568年,3月
尤其是九江、南昌、萍乡、松江等张信军士卒最多的地方。九江德化府的李氏由万人大族被杀的只有三四千人,其中一大半被抓去山里挖矿。女子也卖去了教坊。
而樟树镇那边很多南洋老兵回来买地买房,但是陆绎来了后,几个村子被屠戮干净。
。。。。。。。。。。。。。
南洋军团那边很多士卒听说老家亲人被大明朝廷针对了,纷纷拿起武器就要回乡报仇,开始只是几个团,最后演变出全南洋区域士兵百姓几十万人要杀回去。李成梁眼看无法控制只能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