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人。而这期间戚继光的大营中逐渐开始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来打仗。
张信说他是侵略者?他占领的全是大明放弃不要或者当地官员自己投降的。
说他派大军而来,但人家是要杀徐阶、陆绎等人,这些人滥杀无辜、关键死的很多都是老兵,这让这些当兵的人听到后都愤怒不已,并且军中7成是南直隶、浙江、福建人,这人都都把张信当做保护神一般,不是张信倭寇不会这么快就消除了,不是张信东南沿海不会有这么多外国的船只过来做生意,大家日子不会过的那么好,而大明朝廷呢除了加税就是加税,根本没有考虑怎么改善百姓的生活。
随着两边对峙加深,张信那边可以靠着海路源源不断的把补给运到海州,再从海州运过来。而大明这边就不一样,因为张信在很多很多年前就在大明实行了以前对付武田信玄的政策-郁金香战术。
原来大明产粮的重要地方南直隶、江西两地都在种油菜、烟叶、桐树、果树,而至于江南的粮食全都是从南洋运过来,那边一年三熟、四熟且产量还比大明高,加上张信还大面积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又通过九江府的李家把控了整个长江沿岸的米市,由于张信这边给的大米价格便宜一半,且量大,间接还带动了一些人口的增长。
当地的官员看到粮食供不应求,百姓收入增多,而且张信那边是亲兄弟一样的存在根本没有限制那边的粮食贸易。可现在不同,张信把粮食停止供应仅仅半年,江南就出现了粮荒,很多州县发现问题时候,夏粮种植的时节都过了。只有南边一小部分地区可以种植,但是随着方就、双屿、南洋军的到来,这些地方很快就投降了。
而张信军队并非一路闪电战而是慢慢推进,去一个府就停个把月,他们在这里吸纳难民,同时大量提供粮食给百姓,把大明区域的百姓很多都吸引了过来。
而东林党人知道后,直接安排锦衣卫和衙差把守路口,任何人没有东林党官员给的手令就格杀。不过大明也并不是没有高光,那就是湖广方向张秉忠出川囤兵荆州,而东林党将领侯震带着湖广征调的人马6万人屯驻与之配合,这时候的马芳的军队已经到了襄阳北面的樊城,而汉江山明军的水军横在江上让马芳的军队无法渡江,而北岸都是一些渔船、舢板,马芳军队携带的火炮又打不到江上的水军,一度让马芳有点手足无措。
这时候随军作为参谋的竹中半兵卫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从附近的唐白河渡河,去打随州武昌。之后上千里的汉军处处都可以渡过去,不信汉江水军全能防的住,到时候夺了荆州、渝州,张秉忠就被关门打狗了。
7月下旬,正是新郑最热的时候,高拱已经回到老宅吃着西瓜逗着孙子孙女玩好不自在。
高务观这时候带着一群家丁进来:父亲,吏部退休官员管理司发来了公文,朝廷定父亲为正一品内阁大学士身份致仕,退休金为月碌米120石,银100元,因父亲是旧明官员,故而仅分配土地400亩,其他土地官方收回,但高家可跟衙门承包土地,税费减免3成。
同时还有一个公文:致仕大学士高拱,为国效力多年,今可享受国家拨付的20名锦衣卫护卫安全,并赐予高拱密奏上书权利。
最后就是吏部给我荫了一个河北省就是以前的直隶,完县知县的职位。
高拱:张信想这点东西就收买我,也太看不起人了。
高务观:父亲,我打听了一下,其他的一二品官待遇都差不多,没有厚此薄彼只有效力时间长短待遇稍微不一样。其实父亲是不是想张信来请您出山。
高拱:慎言,张信的忍者们无处不在,你哪里知道他们会不会在暗处偷听。。
高务观:父亲,我觉得不会,刚才进来时候西屋屋顶上张信的忍者好像在那里打叶子牌。
高拱:什么,这都不逼着人了?
高务观:家中管家问了,他们说是防止徐阶派人暗杀,他们是明哨,防止刺客从屋顶来。
高拱:这大热天的在屋顶还不晒成人干啊,告诉高貌(管家)给他们送一桶冰水和遮阳伞过去,也别所有人都在上面,分批在上面蹲着就好。
又是几天后,高务观又来了:父亲,周知县派人送来了环球月报听说这是吏部给七品以上官员、致仕高官做的新闻报纸主要把天下的新闻、国家的政策、军事战争、国外情况进行了汇总,让官员不至于对天下什么都不知道。
高拱:快点给我,我现在手上还是4月的。
高拱拿过来一沓报纸一看:嗯,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