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二百章 西班牙投降(上)

第二百章 西班牙投降(上)

功的在城门上开了一个洞,随后士兵一拥而上用斧头对着破洞处猛砍随后鱼贯而入。

佩恩斯坦炸药装配方式从用车推到支架不等,有些则干脆用绳子挂在/用钉子钉在城门上。并且它结构非常简单,在一个金属容器内装填火药并用金属托盘密封,再在外面垫上木制衬板,最后在尾部插上引信,有时金属容器外会由兽皮包裹以增加气密性。相比于大炮佩恩斯坦炸药威力更大,重量更轻,而且后效杀伤非常的好,爆炸冲击波裹挟的城门碎片会撕碎任何站在门后的挡路者。

后来随军的华夏锦衣卫看到这个东西后告诉了张信,正好这时候安东尼奥随船送来了补给和装备,他看到这个设备后提出了用燧发击制做出了拉发装置,让设备爆炸更易控。

在梁赞城外工部火器司主事赵士祯,使用了铆钉和螺杆螺帽替代之前的绳子,木制底盘被换成了铁的并于容器融为一体,进一步加强了威力。。。

而且还做出了小型化,并且还选择用蜂蜜、鱼胶等粘黏物作为固定物,这样1个人就可以带着小型炸药贴在物体拉线引爆。

8月9日,乘着深夜

三队人马在莫斯科城的三个城门处贴了多个炸药。。

选三个门是因为赵士祯选择了三种炸药。

第一种还是原来的那种颗粒火药

第二种是用硝酸和靛蓝混合出来的一种黄色炸药

第三种则是无意间测试出来的,在研发第二种黄色炸药时候硝酸和硫酸混合到了甘油里面,不小心被碰了一下,发生剧烈爆炸当场炸死了五人,但也让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炸药,后来测试了很多方式降低这种炸药的敏感度,最后在江苏发现一种用来修房子的土参合到甘油里,能让炸药没那么容易爆炸。。。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先是第一处爆炸,随后其他两处也都爆炸开来。。。

伴随着爆炸的是,三个门外的步兵在指挥官指挥下冲击城门。。

但大营外最焦急的还是赵士祯,他在等三处门的结果,一个时辰后,三个门外监督的锦衣卫跑了回来汇报:第一处用药50斤,城门仅炸出一个半米见方的动,对整个城门影响不大。

第二处城门用药三处分别是门栓和两处门框,结果是门栓炸飞,大门开了一个1米宽的大洞,门框裂开

第三处汇报时候就只是一句:也是贴了三处,把城门及半边城楼炸塌了。

华夏军突然的把莫斯科城门炸开了,5万步兵冲入城内,这让只有几万老弱民兵的伊凡雷帝惊慌不已,而他的盟友波兰人本想帮忙可是几百枚火箭弹落地爆炸直接把他们的骑兵给炸蒙了。

尤其是一枚火箭不偏不倚射到了波兰人的火药库,几十米高的蘑菇云,已经告诉别人波兰人完了。。。

的确也如大家预料的,等华夏军队来到波兰人营地就看到满地的短肢,伤兵,还有波兰人仅有的100门火炮的残骸,一收拢竟然发现了波兰人被一顿火箭袭击死伤超过3000多人,而且整个波兰的火器部队都报销了。并且波兰国王斯特凡·巴托里直接被打傻了,不管不顾的带着亲卫逃回了特兰西瓦尼亚而不是华沙。

这一操作。自由选王制的恶果逐步显现出来,也就是国王由贵族选举,凡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但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就不能通过。斯特凡·巴托里的逃离让很多贵族开始蠢蠢欲动希望选一个新国王,可波兰民族多,派别也多,更别说还有斯特凡·巴托里的拥趸,这导致之后半年都没选一个新国王出来,而斯特凡·巴托里的权利也被架空。

而在这期间西班牙人与华夏联军在维纳桑到赛贝尔长80公里,宽10公里的狭长地带进行激战。

从西班牙到法国有两个主要山口,西边山口比较小且已经被法军守住,而东边比较大的山口现在激战。

看着焦灼的战局张信也无计可施,西班牙人近10万人守在这里,他们依靠天然的地势,居高临下,而华夏联军这边如果强攻损失肯定不小

突然作为随军参谋的竹中半兵卫建议:这场景多像长平之战啊,如果怕作战损失,那我们困死西班牙人。。。。围着敌人我们建造营垒,部署大量火器、弓弩。

其实这个想法张信早就有了,只是自己是远征军,要做这个事情就需要征调大量人员操作。

没多久弗朗索瓦来到前线与张信见面,当得知这个消息后也觉得计谋不错。。

于是从7月底开始,法国陆陆续续调集了快10万百姓在离西班牙人3公里外建造营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