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地址后,宋难心中压着的石头终于落地,顿时松了一口气。
心想:“终于有线索了。”
看着这条回复,宋难心想:“半夜十二点,时间还早,先睡个午觉,养足精神,晚上还得熬夜。”
虽然没去过鬼市,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
“有钱能使鬼推磨!”
所以宋难也准备起来的时候去买点纸钱什么的备用。
下午三点。
宋难站到了丧葬用品一条街的街边,这里的虽然都是卖丧葬用品的,但每一家的花样也不都一样。
宋难四处张望着看了看,没有看到自己想买的。
虽然宋难没怎么接触鬼事,但毕竟家里是做古董生意的,
就像别人说的那样,还是有些“迷信”的。
他老爸之前就说过,现在下面通货膨胀的很厉害,普通纸钱就算烧很多也不顶用,金元宝才是硬通货。
手工折的更好。
但宋难现在入目之处能看到的铺子里都没有手工折的元宝。
宋难现在打算要找那种老式纸扎铺。
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
他是这样计划的:买些扎好的金元宝,和一些扎金元宝的纸。
买扎好的是因为急用的时候方便直接拿出来,买扎金元宝的纸一是因为扎好的金元宝太占地方,二是一次带不了太多,这些多出来的元宝纸,就可以以备不时之需。
宋难四处看了看,没有看到有这种纸扎铺子,只能找人打听。
看了一会儿,大家都很忙。
就选了一个面相和善的阿姨,等阿姨忙完,才连忙上前问道:“劳驾,向您打听个事?”
阿姨老早就看见了了宋难,他虽然站在那儿玩手机,但眼睛时不时往自己这儿看,注意不到才奇怪呢!
看到他终于上前,阿姨笑着说:“小伙子,你说。”
“大姨,这附近可有那个纸扎铺子啊”宋难道。
“纸扎铺子?好像有一家,在街西边那边儿那角落。你先过去看看,应该是在哪儿。”大姨热络的回答。
宋难笑着说了谢谢,就动身向西边走。
但越往西边走,买东西的人就越少。
越发的安静。
此时宋难也开始不确定了。
一边走一边嘀咕:“大姨不会记错了吧?要不要回去再问问?”
脚下的步伐虽然还没有停,但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再找人确认一下。
于是就找路边的商铺老板打听了一下,得到的答案和之前大姨说的一样。
宋难这才放心下来。
继续往前走。
这次走了五分钟左右就看到了一个纸扎铺子,上面写着“赵家纸扎铺”。
铺门是敞开的,但是直直看进去没看见有人。只能看见两侧的纸扎。
宋难一只脚往门内迈步,往左右望去都没有人。
整个铺子里十分安静。可以说静的吓人。
宋难进去后,大声喊了两句:“有人吗?有人在吗?想买点东西。”
这时,有人回答了一句:“买什么?”
宋难打量着四周也没发现声音从那个方向出来的,咽了一下口水,说:“买点扎好的金元宝,和扎金元宝的纸”
就听见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在那边的柱子上挂着,自己拿,一串十个元宝,就是六十。纸一打二十块。边上有袋子,二维码也在那儿,自己扫码付款。”
然后就又恢复成之前安静的样子。
宋难四处看了看,就找到了,金元宝这个颜色在纸扎铺还是很显眼的。
宋难拿了东西,付完款后,离开前打量了一下这个铺子。
铺子四周有很多的扎好的纸扎,大大小小,各式各样都有,纸张裁剪的很漂亮,扎的很生动形象。
但凡是应该有眼睛的纸扎,都没有画上眼睛,
据说这是因为纸扎这一行业,有一个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规矩,不能随意给纸扎点上眼睛,纸扎有了眼睛就有了生命。若是不小心点了,就得小心仔细的处理。
如果纸扎被有心人利用,容易出惹祸事。
也会牵连做纸扎的人。
所以做纸扎的传承人要求十分严格。
虽然知道这个规矩,
但宋难看着赵家铺子里的这些没有点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