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甄嬛传之寿终正寝 > 第104章 5

第104章 5

私底下见面根本不难。

胤祯说:" 好"

胤祯看着明玉进了安亲王府,这才转身上马离去,嘴角还漾着些许和未婚妻相处的甜蜜。

他就不喜欢那种黏黏糊糊的甜言蜜语,明玉这种直来直往不必去猜也很好啊。

毕竟永和宫的偏殿里就多的是那种柔柔弱弱的庶妃,欲语还休的,他还问过德妃:那个庶妃是不是眼睛有毛病?

记得当时额娘的眼睛抽了抽,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一脸同情地摸了摸他的月亮头,叹道:”这样也好!“

最后钦天监定下来两人的婚期在康熙四十五年的十二月初八,历史上十阿哥胤?比十四阿哥胤祯整整大了五岁,导致的结果的就是明玉的年纪其实比胤祯还大了两岁,但因为明玉向来不是温柔娴淑那一挂的,行事一点都不稳重,所以众人一不小心都自以为对方比自己年纪小,直到双方八字送到手里,才发现了这个bug。

而这一年,因为老九和蒙古的羊毛生意得到了康熙的支持,也为了对蒙古表达自己的态度,康熙给下面一溜成了亲以及即将成亲的皇子封了爵位:前面几个为了不对太子造成太大的冲击皇帝没动,老九封了贝勒,毕竟这次主要就是为了他;老十一来母家乃是后族钮祜禄氏,二来还联系着蒙古福晋的关系,封了敦郡王,一下子成了唯一和皇长子平起平坐的皇子第三位;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只封了贝子,但大家对老十酸言酸语有之,但却能理解皇帝的决定,毕竟分封爵位基本上有三个考量的维度:一个是以军功论爵;一个是以嫡庶及生母身份而论,老十就是其中的翘楚;第三个也就是个人能力,如今老九就占上了这个。

十四的出身在兄弟中不算丢人,德妃虽是包衣出身,但也是官宦之女,乌雅氏也早在康熙十八年抬了旗籍,本身又是四妃之一,算得上是比较得康熙眷顾的妃子之一,但他前头已经有个哥哥成了贝勒,为了平衡后宫与皇子们的势力分布,老十四必定要低头做人。

不过比起历史上康熙四十八年胤祯才封了贝子,明玉已经知足了。至于她在这项羊毛买卖中发挥的作用,明玉是主动隐匿下来的,因为孝庄太后的关系,康熙对于能力超群的女人戒心很大,她又出身安亲王府这么个是非之地,自觉低调才是生存之道,反正该她的功劳金手指都知道,因为老九的羊毛生意,今年她已经多攒了一次进入药房的机会了。

本来明玉和胤祯的婚事靠后,德妃是动过心思给儿子赐人的,毕竟胤祯才是她的心头肉,她不想委屈了儿子。但一来胤祯自己装着不开窍,二来康熙觉得老八在和明慧的婚事中做得不地道,刚成亲就娶了心上人侧福晋,嫡福晋刚生下孩子又迫不及待迎娶了若曦,这吃相,有点难看了。

到底安亲王府也姓爱新觉罗,皇帝自诩仁君,当初娶赫舍里皇后也是政治联姻,表面上二人一直都是一对恩爱夫妻,皇帝也从没有为了嫔妃撅皇后面子的时候,还对皇后生下的两个皇子珍爱异常。

可以说,早年的太子胤礽就是他的心头肉,所有皇子加起来的分量都不如胤礽一个人来得重要。

加上他自己散播出去的打压安亲王府的那些流言,皇帝并不想外人以为自己让儿子与安亲王府联姻实则是为了作践他们的闺女。

胤禩所为也只是他的个人行为,并非康熙授意,所以他暗示德妃:胤祯成婚之后分到他旗下的佐领也会是正蓝旗的,请她务必识相些,不要因为儿媳妇不满而导致接收不顺利,毕竟正蓝旗的那些佐领可都是安亲王的老部下,或姻亲,或血缘亲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安亲王府的态度至关重要。

结亲不是结仇,若是两桩婚事都草草收场,好似他这个皇帝因为安亲王的缘故,小肚鸡肠,故意折辱她们似的,两家结亲,该有的体面的和给女方的面子可不是说说就算的。

两位马尔泰氏是老八自己求娶的,你看惠妃和良嫔就从来不往八贝勒府扒拉人,毕竟后宫嫔妃的所为却多数代表着皇帝的意思,估计前脚德妃赐了人,后脚他这个皇帝就要被宗室议论不地道。

而德妃能作为包衣上位的标杆,屹立康熙后宫几十年不倒,自然是个聪明人。

如今她的大儿子虽然已经初步自立,但自来帝王喜怒无常,胤禛也未必那么在意她这个额娘,她这个德妃最终还是要倚靠帝王的心意立足后宫,所以对于皇帝的意思,她向来是不会阳奉阴违的,甚至会完成得一丝不苟,纵然不符合她自己的意愿也是一样要做。

十二月初八,明玉早早就被拉起来梳妆,虽然她不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