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得淋漓尽致,风度翩翩,但这样的人,在国外的出身必然不凡,要不也是得教会看重培养的青年才俊,远渡汪洋,滞留异乡肯定有他自己的目的。
照明玉来说,那些偶尔来华的商人还真实可信一些,甭管那些教徒外表多么睿智博学,他的心都是跟着他的国王甚至教主一心的。
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在双方谈判过程中,中方的两名外籍翻译,竟然充当了俄方的间谍,差一点,这场谈判就要宣告破裂。
张诚是地道的法国人,徐日升则是葡萄牙人。这两位其实比之一般的官员都要更接近于皇帝,属于天子近臣了吧。因为南怀仁告诉皇帝他们通晓科学、熟悉历法。
而康熙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垂询,就给了这些人发挥的余地。在这支谈判队伍中,皇帝给他们的职位是颇为礼遇的顾问一职,可见对其欣赏。
在谈判过程中,徐日升暗中捣鬼,竟然在索额图的话中,擅自添加了“中方已向雅克萨派出大量军队”等内容,期望着沙俄能与中方再起战争,根本不通“拉丁语”的清廷谈判代表,压根也弄不明白,自己的翻译会怎么出卖清廷利益。
虽然他们最终没有如愿挑起战争,但由此可见,这些人捣鬼起来,真的是防不胜防。
可笑的是,他们在其中的小动作直至他们终老,一直没有被发现,徐日升去世后,康熙皇帝还对他慷慨地表彰,赐银二百两,大缎十匹。
二月份胤禟从蒙古回来之后,明玉又对他说
郭络罗明玉说:" 表哥,咱们既然和外国人做生意,怎么着也得懂他们的语言吧,要不然岂不是要被坑?"
郭络罗明玉说:" 货比三家是不错,但要是他们本身就是一伙的呢?"
之所以不让胤祯去做这件事,自然是因为这个憨憨没有关注这个点的理由,于是,出航的轮船上,又被胤禟塞了好几个颇有语言天赋,家小皆在九贝勒府工作的青年男子。
因为胤禟的关系,明玉和九福晋董鄂氏的关系也是一日千里,甚至比明慧来往得还多些。毕竟女人之间,只要不是情敌,总能玩到一起去的,何况,如今的满族闺秀兴趣爱好就那么几个,无论喜欢与否,总是可以通过练习孰能生巧到拿得出手的程度,就算技艺并不精湛,欣赏水平也能有个普通的鉴赏素养,说出那么一两条亮点来。
另外,明玉和董鄂氏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空闲时间多,毕竟没有孩子,胤禟有了差事之后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浪,没了男人,九贝勒府自然风平浪静,女人们之间一派和谐(其实就是九福晋一家独大,因为胤禟府里没有侧福晋,给他生了格格的那几位小妾统统没能上位),九福晋自然有时间想些吃喝玩乐的闲事打发时间。
至于说子嗣上的压力?有五福晋这个亲妯娌在前,一切皆有缓冲的余地。
府里也不是没有孩子,说明她这个嫡福晋至少没有害人的心思,没生出儿子她有什么办法?宜妃就算想挑剔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毕竟九贝勒府可没发生什么小产之类的阴私之事,五位小格格也都活得好好的,能怪谁?
人背后还琢磨是不是男主人胤禟命中无子呢。
而德妃虽然或真或假的和宜妃之间关系比较疏远冷漠,但并不反对她们妯娌之间交往,毕竟十四阿哥虽然已经跟着上朝听政,但皇帝还未定下他要进入哪个部门学习,董鄂氏出了两位皇子福晋,后面又连带着两位阿哥背后的荣妃和宜妃,与她交好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男人之间的交往皇上还会不安,但女眷之间,皇上反而没有那么忌讳。
五月,明玉在永和宫诊出两个月的身孕,德妃很是欢喜。毕竟是自小宠爱的小儿子和颇有好感的儿媳妇,不但殷勤嘱咐怀孕期间的种种要注意的细节,还拨了一位曾伺候她生产的老嬷嬷跟着明玉回府。
至于四福晋怀孕时带回家的要替福晋好好伺候四贝勒的美貌宫女,那是没有的。
毕竟德妃已非昔日的德妃了,不说好感度药丸的作用,就说弘晖早逝,其中未必没有孕期不安的缘故,在康熙的潜移默化之下,皇子们和宫妃都默认嫡子高人一等的地位以及在夺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孩子,没必要因为女人争风吃醋这点事徒生意外。
要是普通儿媳妇也就算了,但德妃此时明显很喜欢明玉,自然愿意多为她着想一些,退让一步,何况,三方都得利的事情,实在没必要说得只是明玉一个人捡了便宜。
嫔妃说:"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