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岂不是更加危险?
皇帝生了那么多儿子,虽然后面已经不怎么稀罕了,但可不是留着给新帝杀光的,反正有能力的皇子多得是,皇帝肯定第一时间将这样的人踢出考量的队伍。
唯一剩下的就是被若曦反复提及的四阿哥胤禛了,拿着答案写过程,确实要简单许多。
他先是利用四阿哥的消息打击太子,再籍此散播谣言,诬陷四阿哥才是钻营谋取王位者。
但比起剧中含糊不轻,没有特别实在的证据,这次一来若曦已是老八的侧福晋,老八相信对方不会骗他,也没有理由骗他;二来四爷也确实有和部分臣子勾勾连连,虽然有十三阿哥顶锅,但还是没能完全撇干净关系。
和老八一样喜提废除爵位套餐。
老八选择这个时候打压老四,可不单单只是为了铲除异己,更不是为了替太子把二五仔筛除出队伍,他深知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太子要出来,就必须把所有的罪名推到老大用喇嘛魇镇太子案中,涉及巫蛊之祸,就算皇帝有心,老大也不可能再出来了。
为了平衡朝局,皇帝必然要再选一位皇子和太子达成制衡的目的,这就是他的一线生机。
老八明显是一个心性坚韧的人,不可能就此认输,自然要积极谋求复出。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皇帝来说有利用价值。
他也猜的很对,现阶段他的确是皇帝制衡太子党的最好选择。
就算老四没有被波及,他仍然是。
毕竟四阿哥碍于之前太子党的身份,面对太子少不得要心虚理亏,甚至退让。
但老八这一出手,也不算是错,毕竟老四无论怎么选,都不会是他的盟友,无论是脱离太子党自己单干,还是继续倾向太子,反正都是老八的敌人。
当然,现在被老八掀了老底的老四,也没办法再当太子党了。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正式复立胤礽为太子。同时,以皇帝复立太子,心情大好,又宣布等太子册立次日,就宣封三阿哥、五阿哥为亲王,七阿哥和十阿哥为郡王,十二阿哥、十四阿哥为贝勒,同时恢复四阿哥、八阿哥的贝勒封爵。
太监说:" 诏曰:朕惟建立储嗣、承奉宗祧、国本攸关、元良是托。信能饬身澡德敬学勤修行懋著于宫庭论允孚于臣庶申命主器实协彝章。皇太子允礽、久践青宫、夙标誉望、克殚诚孝、笃守恪恭。不意忽染迷惑狂易之疾、朕深惟祖宗洪业及万邦民生所系至重。不得已而有退废之举。嗣后渐次体勘、当国家有此大事时、性生奸恶之徒、各庇邪党、借端构衅朕。觉其日后必成乱阶、遂穷极始末、究其情实、因而确得病源悉由镇魇所致。亟加除治尽涤前疴。累月以来、朕因诸事愤郁心神耗损允礽朝夕侍朕左右忧形于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德益昭丕基克荷此诚仰赖上天垂庥列祖笃祜以默相我国家于有永者也。兹特昭告。天地宗庙社稷。载稽典礼。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授以册宝。复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用洽四海之人心。茂衍万年之历服。聿成庆典。宜沛洪恩。于戏。春阳应律、协气溢于宫闱。海润溤膏恩波遍于寰宇。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复立太子之后,皇帝当着众皇子以及百官的面,斥责自己的舅舅佟国维违背圣意,勾结百官,诬陷忠良,其心可诛,命其回去闭门读书,佟国维就此下台。
自康熙上位,对于佟家以及佟国维一向维护,佟国维甚至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品的大学士,完成了别人汲汲营营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达到的官阶,就因为佟家是康熙皇帝的母家,是他的坚定维护者,仅是汉军下五旗出身的佟家不但摇身一变成了满军镶黄旗上三旗出身的佟佳氏,两个入宫的女儿虽然无子,但一个是康熙的三继后,一个是如今的佟贵妃,基本都是当时后宫的位份最高者。即使拥有这样雄厚的背景,人称“佟半朝”的佟国维,依然被康熙一句话就打发回家,康熙这是杀鸡儆猴给儿子们看呢。
也唯有打压这样隆宠的佟国维,佟家,才能让党羽众多的“八爷党”明白皇帝的底线,再不敢一条岔道走到黑。
任何企图猜测圣意者一定没有好下场,一门心思揣度君王意图者,很可能会招至大祸。
//
一场废立太子的大戏看似落下帷幕,但其背后仍然暗潮汹涌,皇权与党争的矛盾也不会立时便消失无踪,何况,太子复立不假,众皇子的夺嫡之心却没有因此而消亡。
而是众志成城准备再将太子拉下马一次。
但总归皇帝立了太子,就算不尽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