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弘明如今还不到正式留头的时候,头上只用铃铛系了个小辫,以作提醒仪态规范之用,听说父亲要带自己出门,当即高兴得连连点头,直接将手塞到胤祯的手心以表决心。
明玉当即失笑,点了点小萝卜头的鼻尖
郭络罗明玉说:" 额娘也没说不许,看你着急的!"
又起身替胤祯整理了衣裳才道
郭络罗明玉说:" 带多几个会水的太监吧,弘明还小,重要的还是你和九哥,早点学会我也好安心。这几日还要进宫向皇阿玛将你们的准备和路线详细报告,哪有那么多时间和他耗着"
至于让老九的儿子陪弘明玩耍,那根本不可能。人家里五朵金花,个个不同娘。按照老九的说法,要是不生出个儿子,他这辈子就算是为女婿做嫁衣了。
要生儿子,还得等今年九福晋肚子里的孩子出来呢。
男女几率各一半不说,就算是儿子,也来不及在这个时候能跑能跳。
不过,照明玉对老九的了解,他其实并不算特别的重男轻女,不然就该使劲儿拼娃了,而不是这般顺其自然,毕竟他府里的女人并不算少,若是有心,一年生好几个都不是事。
对于生育的话题更是讳莫如深,而不是还有心情自黑调侃。
胤祯说:" 你呀,不用担心。今儿我顺路带这小子去给额娘请安,估计会晚些回来,晚膳就不用等我了"
//
胤祯离开大清之后,明玉也随大流在府里置了个小佛堂,禁闭门户,除了每月初一十五进宫给德妃请安,还有和九福晋交流往来信件信息之外,基本上都没怎么出门。
毕竟如今的局势很是低迷,太子复立才不过一年多,皇帝就已经起了再废的心思,而太子吃了索额图没了之后无人可用的亏,重新出山之后颇有来者不拒之意,甚至因为八爷党党朋人脉的广泛,颇有打压之意。
虽然胤祯不在京城,但远香近臭,皇帝并没有忘记他的两个好大儿,明玉又是八福晋的亲妹妹,这步步惊心的太子做事可有点不讲究,皇帝又正是敏感的时候,明玉只能尽量降低存在感。
不过仔细想想,能彻底和这场二废太子的风波撇清关系未尝不是好事,帝心难测,还是不要轻易去试探对方的底线了。
其他人就算想要栽赃,这横跨整个大西洋的空间距离足以打消皇帝的一切怀疑。
康熙五十年,明玉旗下的农庄以及十四名下皇帝赐下的皇庄基本上收成都还不错,天公作美,而且几个庄子土豆玉米的收成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作物,明玉在给皇宫送礼的时候顺便附上了一应记录。
十四不在,康熙当晚就看到了明玉所谓的孝心,以及随着数据附上的几个样品。
但康熙没有见明玉,反而是叫人往明玉试点的几个庄子上调查,不是说皇帝不信任,而是他也怕明玉一届妇孺,被庄子上的管事蒙蔽了,事关重大,若非亲眼所见,几番调查,皇帝都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会落到他身上。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一来只收一茬是有很大的偶然性的,或许只是种子优劣刚好不同呢?二来这个时候明玉能够确定,现在的太子胤礽已经完全没了为君的职业素质,或许是几十年的太子生涯郁郁不得志逼得,或许是被上一次废太子的风波吓得,也或许是被兄弟们群起而攻之压迫的,反正越到康熙五十一年,太子就越是放浪形骸。以他这样的表现,就算明年皇帝不废太子,也不可能留着他当皇帝。
在明玉不确定明年皇帝会不会废太子的前提下,还是要做好按照历史轨迹发展的可能性,康熙五十一年这个时间点实在太过敏感,同样的一件事,可能会被人使劲脑补成居心不良,待价而沽,为了夺嫡增添筹码。
而再拖下去,一来是怕再晚点康熙没了增添一番作为的心气;二来,若是胤祯归来,朝中又没有太子,他们这个动作可太拉仇恨了,毕竟是个大功劳,明玉也怕得不偿失,提前出局不说,将来还会因此遭遇新皇的忌惮。
核查属实之后,皇帝也不是那种贪墨别人功劳的人,何况京城里这么多人,哪有不透风的墙,皇帝也不会将事情做得太过难看,不然哪有那个脸面面对众人。好歹这份功劳还在自己家里,肥水不流外人田。
考虑到众皇子们如今夺嫡的局面,皇帝直接封了还在襁褓中的弘暟为贝子,毕竟康熙还是比较承认嫡长子继承制的,若是封了弘明,将来对方的爵位岂不是还不如弟弟?如今看似亏了,但大家都能理解皇帝的做法,也不会因此看低嘲笑弘明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