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弘明不过是小聪慧罢了。
【深宫中顺利长成,经历大起大落,有正经继承人教导,作为毓庆宫皇孙代表,康熙对他就算没有真情实感的疼爱,这些年也是重视的。】
如今因为老四和胤祯的竞争关系,明玉和四福晋的关系也有些尴尬,毕竟古代就讲究个夫唱妇随,明知两家的命运会随着两个男人的胜负地位天差地别,再心大的人也不可能心里没有任何戒心,何况四福晋已经失去过一个儿子了。
对于小儿子弘昭,她是看做眼珠子一般疼爱的。
而且,就算她相信明玉对她和她的孩子没有坏心,谁又知道会不会被旁人利用给双方一个沉重的打击呢?
老四果然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意,办事成熟老练不说,很多时候还能兼顾一下康熙他老人家的利益。
胤祯说:" 老四看着严肃,当年催债那事也办得不好看,但人真是个聪明人。九哥也聪明,但他喜欢显摆,聪明太过外显,在皇阿玛看来就是不够有城府。"
胤祯说:"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又不想委屈自己,这才一直没动自己争储的心思"
郭络罗明玉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
胤祯这个人总有些吐槽的欲望,又不想他的幕僚和臣下知道自己不成熟的一面,作为利益共同体的明玉便是他最好的倾诉对象了。
郭络罗明玉说:" 可我之前听到一个传言,就是四哥和九哥小时候还因为剪小狗的毛打过架?"
三岁看老,按照这个说法,他们之前不是一路货色吗?冲动易怒,怎么如今倒是成了完全不同的人。
胤祯说:" 自然是他们本来就是不同的人,九哥先不经四哥同意剪光他爱宠的毛,还洋洋得意的毫不避讳,老四就是个泥人也有三分脾气,要是这么过去了,以后他在兄弟们中间还如何抬头"
胤祯说:" 或许开始的时候老四只是想给九哥一个教训,吓吓他,毕竟当时现场除了九哥还有十哥,二人很多时候都是同进同出的,后来估计是被拱出了火,又被人看到他拿着剪刀追着九哥……"
胤祯说:" 其实从根子上他们就不是一类人,老四从小养在孝懿仁皇后膝下,看似风光,或许小时候是真单纯,但宫里人也不是吃素的,有额娘这层关系在,大抵还是知道自己只是养子的"
胤祯说:" 根本没办法真正的无法无天,何况孝懿仁皇后虽然收养了他,但内里却从未放弃过生一个自己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心无旁骛,掏心掏肺的对他好,还要担心他没有自知之明,将来占了她亲生孩子的资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总是复杂的"
胤祯说:" 而宜妃娘娘虽然位份上比之孝懿仁皇后有所不足,但老五养在太后膝下,皇阿玛又宠爱她,不看僧面看佛面,又有宜妃将对老五的一腔母爱补偿在九哥身上的隐秘心思,九哥可不就是顺风顺水,很少受到什么委屈?喜欢经商这个在外人眼中不务正业的营生,也倔强着一定要做成,不管皇阿玛是不是为此生气。"
胤祯说:" 所以,这两个人怎么会一样呢?九哥是看着好玩就丝毫不管后果的拿起剪刀,老四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何况他以为上头有皇贵妃兜着,又是九哥理亏,不会闹到皇阿玛跟前。"
郭络罗明玉说:" 人算不如天算,运气不好呗"
胤祯说:" 所以我是最烦和他争了,看着板板正正,其实内里比谁算得清楚。"
胤祯说:" 不过有他在前面顶着,我就算手段稚嫩些,皇阿玛倒是能更放心用我,也更有教导养成的成就感"
康熙五十二年又是选秀的年份,御花园里的夏荷纷纷开始冒头,明玉知道,只要胤祯有心争那个位置,就不能也不会只有她一个女人。
何况,胤祯有没有其他女人,除了他自己看上的,皇帝,太后,德妃都能不经过他们两口子的同意赐人下来。
太后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身体并不怎么好,又只是康熙的嫡母,平日里只管乐呵,对儿孙都只是泛泛,除了亲手抚养长大的五阿哥胤祺,并不会插手皇子们的后院,毕竟康熙做主惯了,掌控欲也强,前朝后宫一把抓,儿子们的嫡福晋大都是他一手定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是让这个便宜儿子以为自己有什么想法,还如何能安心养老;
德妃说到底只是皇帝的妾,很多时候都是随大流,给儿子们选妾室,要不就是康熙私底下有吩咐,要不就是四妃都选了人,她不好特立独行,而皇帝前些年为了保持太子的独特地位,基本上只给太子赐过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