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甄嬛传之寿终正寝 > 第116章 17

第116章 17

不单是个美人,还是个对男人事业颇有助益的贤内助,娶了她,年氏的两位兄长以及年遐龄的旧日人脉都能为他所用,何乐而不为呢?"

嫔妃说:" 九福晋:四嫂哪里做得了四哥的主儿"

嫔妃说:" 九福晋:不过,汗阿玛可是个讲究人,既然赐了侧福晋,想来封爵之事快了。这可是一件好事"

这话胤祯刚从海外回来的时候说过,可这么久都没着落,她都以为没戏了呢。为了不让众人以为他和九阿哥绑定了,向来互通有无的两人在外避嫌,只让女眷如常走动,明玉和九福晋的关系因为这兄弟两倒是慢慢亲近了起来。(原来的时候九福晋和十福晋关系更好,平日里有活动都是一起行动。)

明玉亲手给九福晋递了一盏解腻的清茶,问道

郭络罗明玉说:" 九嫂,这话怎么说?虽说贝勒只有一个侧福晋名额,但有八哥做先例,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原先老八还是贝勒的时候就有两个侧福晋了,也是因为这个,外头的人先头对老八一直很有信心,以为这是皇帝给他的例外,暗示他不会永远只是个贝勒。

嫔妃说:" 九福晋:不一样,那是八哥自己去求的,最后用的也是皇太后的名义下的旨意"

嫔妃说:" 九福晋:严格说起来可和汗阿玛没什么关系"

好吧,这脸皮厚的人就是不一样,随时准备着翻脸不认人。

将乱点鸳鸯谱的锅甩到嫡母身上。

想来康熙内里其实并不怎么看好这桩婚事,对于马尔泰将军两个女儿接连将老八迷得神魂颠倒也是恼怒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办事。

嫔妃说:" 九福晋:可将年氏赐婚给四哥当侧福晋却是汗阿玛亲下的圣旨,各品级爵位能有妻妾几人还是先帝当年定下的,汗阿玛纯孝,定然会有所顾及"

皇帝这人很是在意名声,这些年奉养太后,作秀,还不是为了孝顺的名声?这还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嫡母,赶上亲爹,还是个皇帝祖宗,根本不会为了这点事让自己的名声留下话柄污点。

果然,皇帝给皇子们封爵的旨意赶在婚宴之前下来了:胤祉、胤禛封为和硕诚亲王,雍亲王,胤祺,胤佑,胤禟,胤俄,胤祯为郡王,老八,老十三无封,亦无恢复爵位,十二阿哥为贝勒。

老三,老四居长,弟弟们不会越过哥哥册封更高的爵位;其实按着老五和蒙古的关系以及被皇太后养大的情分,册封亲王也不是不可以,但老五向来咸鱼,老九却是切切实实为大清立下过功劳的,最后只能将两人的爵位协调一下;胤佑本来就是贝勒,又一向安分,皇帝虽然不重视他,但也不好将人单独漏下来,显得多不待见这个儿子似的;老十不但母家显赫,这些年在蒙古事务上也是有自己的作用的,封为郡王的理由很充分;胤祯封爵的理由和老九一样,回国之后又将好几件差事办得不错,综合考量之下,这个郡王不算亏待。

梅花开时,康熙五十三年姗姗而至。

因为皇帝的大手笔封爵,各家府邸皆是喜气洋洋,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不赶着亲爹皇帝在位的时候为子孙后代赚个高点的爵位,难道还等着兄弟上位大发慈悲吗?人家也有自己的儿子要顾。

其中雍亲王府更是双喜临门,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年氏入门虽然女眷们威胁颇大,但对爷们来说确实是一大助力,皇子姻亲就是铁杆门人,乌拉那拉氏自费扬古病逝已然败落,年氏却因年羹尧兄弟而蒸蒸日上。

康熙三十九年以满人身份凭自己的本事考上进士,少年得志,十几年间更是官运亨通,是个经得起提拔的人。其父年遐龄虽然早已在任上致仕,但当年也是封疆大吏一枚,姻亲故旧,同僚上司,下属门生,可都是现成的人脉。

不过说到底只是纳侧福晋,府中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又有嫡子将将长成,不说雍亲王向来低调,只说为了向天下人重申嫡庶妻妾之别,以免落下话柄,婚事也不会办得如何隆重。

好歹将四福晋的脸面兜住了。

借着更衣的功夫,明玉和明慧携手同行,都是妯娌,在雍王府的娶亲宴上,两人就坐在邻座,想找人很是方便

郭络罗明玉说:" 咱们这种外嫁进皇家的媳妇在皇上那儿就是个工具人,皇上升的是人家亲生儿子的爵位,得了美人的也是他们男人,我们虽然也是跟着升了一级的诰命,可说到底在交际圈子里地位并没有提升,在府里最重要的依仗还是一个正妻名分,多了几个情敌跟着争资源,再高兴也是打了折扣的。"

【争宠是为了生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