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虽然明面上劝阻了弘时,但私底下还是不大放心,又将景仁宫里的小太监福寿放到弘时身边去,毕竟是小永珲的生父,总不能放着不管 。
果然不久,在一次皇帝召见弘时之前,弘历赶在养心殿前的两个路口堵住了弘时,当然,他能得到消息也少不了皇后的放水,毕竟皇后也很好奇弘历到底要做些什么。
果然,弘历说出了那番让弘时为已故的八叔九叔求情来讨好皇帝的话来,说句实话,弘历口才的确很好,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似乎是察觉到自己继位微乎其微,才赶着这时候来献策以讨好弘时这个大热的兄长。
要不是皇后早跟他说过皇阿玛的真实态度,又不惜和他透露当年皇帝被算计的只言片语,恐怕此时他早就兴冲冲的中了弘历的圈套了。弘时定定的看了弘历好半晌,才忍住心里的气愤来:“你很好 !”
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才带着福寿扬长而去,
太监:" (福寿)三爷,要不要奴才让人将四阿哥这番话给传出去,四阿哥这番动作估计也是为了这次赐婚之事"
弘时停下来想了想:“拿我们就成全了他吧,我这儿有小山伺候就行,你去吧。”
福寿也没有擅自行动,毕竟他再怎么说也是跟了皇后多年的老人了,深知这宫中的形势日新月异,他赶着时间将事情跟剪秋说了一遍,得到皇后的允许才将这事给传了出去,借着皇后的东风最后连皇帝都知道了。
查实之后找来了另一个当事人弘时求证,不动声色的观察起弘时来
皇帝:" 弘历说的也不错,你怎么不跟朕提呢?"
弘时:“啊?我以为事情已经盖棺定论了,何况皇阿玛是皇帝,金口玉言,圣旨岂能朝令夕改,你才是我阿玛,我肯定站你这边的啊。”
确定,弘时还是那个傻孩子,只是觉得不好让自己为难才不说话,行吧,至少还有点孝心,然后就将人给打发出去了。
独自坐在桌案后面想了一会儿,站起身来往外走,想来心情不错,还将手上的那串檀木佛珠甩了甩,
皇帝:" 去皇后那瞅瞅"
到了景仁宫各自见礼之后,皇帝手里抱着永珲慢慢逗着,一边和皇后说起正事来
皇帝:" 这小子倒不像他阿玛,胆子大得很,不过今年弘历和弘昼也要结亲了,朕想着也该给他们几个赐个爵位,不然不好看"
皇后心里腹壁:当初弘时赐婚那会子你怎么不说这话?这会子倒想做个好爹了
但面上还是欢欢喜喜的赞同道
皇后宜修:" 皇上说的是,您是他们阿玛,自然为他们着想"
皇帝揶揄的看她一眼,取笑道
皇帝:" 怎么?觉得朕之前没给弘时封个爵位不公平?"
皇后被猜中了心思,讪笑道
皇后宜修:" 哪有 ,皇上也是为了他好,他本来就是皇上实际上的长子,永珲这个孩子又一直养在我这里,弘时是个老实孩子,经不起风霜"
皇帝:" 知道就好。弘时毕竟是长子,就封个郡王,封号纯;至于弘历和弘昼就封个贝勒,省得每天不消停"
皇后一听这话就知道皇上知道弘历的话能这么快让他知道其中也有自己的功劳,连忙跪下请罪
皇后宜修:" 皇上恕罪,臣妾也是不忍心弘时被人当枪使"
皇帝也知道皇后其实没做错什么,护着弘时一是一国之母的责任,二也是为了怀里的这个小胖子爱屋及乌 ,拉了皇后起来
皇帝:" 行了,朕也没怪你,这事没出前朝,也算有分寸 。弘历和弘昼的婚事你多费心"
说完,拍了怕皇后放在桌子 上的手,就带着人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