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宜修:" 她这人天生还带着点不管不顾的疯狂,本宫是怕她不管不顾给宫里来一次重创啊"
皇后宜修:" 本宫是不在意宫里其他人怎么样,但作为一国之母,若是出了什么事,岂不是说我无能?"
皇后宜修:" 来人,将以前伺候过慧太妃和良太妃的宫人全部送给八福晋,一个是八爷生母,一个是八爷养母,本宫体恤妯娌,让八福晋替八爷两位太妃多抄点往生经。"
剪秋:" 是,想必这些人为了两位太妃也为了子孙前程必然会有聪明人帮着阻止八福晋生事的,就算有糊涂愚忠的,您将人送出皇宫也是断绝了他们生事的机会"
毕竟皇帝登基已经清理过一次后宫了,但那次为了避免生变,内务府宫人之间盘根错节,为了不激化矛盾,只要不是做过什么不利于新帝的,就还留在宫里,如今皇权稳固,也是时候动手了。
剪秋:" 加上那时候的宫女大多已经或者接近二十五岁了,娘娘不如给个恩典,让各宫将有意出宫的名单统计出来交到景仁宫"
皇后宜修:" 也行。本宫毕竟精力有限,也不能本宫一个人累死累活的,她们各个闲的没事干"
皇后宜修:" 之后再将其他有嫌疑的太监以年龄大了不适合伺候主子为由全部调到行宫伺候,这样一来,宫里就清净多了。不然总有些臭虫给主子们出谋献策,以至于后宫不得安宁"
剪秋:" 那奴婢这就去宣嫔位及以上的娘娘们来景仁宫议事"
剪秋先将之前慧太妃和良太妃身边几个有名有姓的宫女给选了出来,这些人父母兄弟俱在,肯定不敢和皇后娘娘对着干的。送她们出宫就是为了劝走八福晋,毕竟一个妇人堵在皇宫入口也实在是不好看,不知道的还以为皇上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儿呢。
之后以她们的父母兄弟为人质,她们肯定会好好监督八福晋让她“做不出”什么危害皇室的事情。
而通知各宫开会只是让景仁宫的几个小宫女去做而已,事有轻重缓急,对皇后本身利益而言,其他事可以慢慢来,但八福晋这事处理不好是要坏名声的,皇上没理会是对皇后的信任,若是在皇上预算的时间里不能解决,那么皇上就会以其他方式自己解决。
但这样一来难免在皇帝那里落个难当大任的名头。
虽然皇后也不需要多能干,但无能却是废后圣旨的经典理由之一,皇后无子,她自然要万事小心为上。
皇后宜修:" 皇上后宫人数不多,如今北边有又一直在打仗,我们后宫虽然帮不上皇上什么忙,但还是要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的。"
皇后宜修:" 本宫的意思是如今宫内人员冗杂,各宫也就不必拘泥于宫女二十五岁才能出宫的规矩了,这样吧,你们大小也是一宫之主了,你们回去把要出宫的名单拟出来"
皇后宜修:" 你们可要记住了,这宫里的奴才最重要的是忠心二字,终于皇权,终于皇上,所以有些不稳定因素也不必留在宫里徒增事端,明白吗?"
富察氏:" 娘娘英明,这样一来,后宫就人员薪资和日常供应也能节省出不匪的一笔费用来"
敬妃:" 说句实话,我宫里如今也就前殿住着人,主子就那么几个,好家伙宫人倒是拉拉杂杂一大堆,我有时候看着都有些认不出谁是谁,皇上皇后给她们提前出宫的恩典,也是减少我们的负担呢。"
毕竟宫里给嫔妃们的日常供应都是包括身边宫女太监一起算的,人多了,每个人分到手里的也就少,为了维持这个度,各位都会暗中贴补一些。
所以敬妃对减少人手并没有意见。
吉嫔:" 此事是否有期限,这忠心与否也得给我们查一查的时间,不然这查错也不过是提前归家,这放过了可就是大事了"
皇后宜修:" 吉妃说的很是,也不好说的太急,你们就后天请安的时候带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