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绿筠微微侧头看了一眼便带头起身给两位贵妃见礼请安,慧贵妃是一如既往地高傲,只微一扬头示意众人起身,而娴贵妃自进了宫,到底成了皇上的温柔解语花,虽是个性比较强硬,但不在对人的态度上。
嫔妃时期的青樱鲜少生气发火,盖因她对皇帝的感情很有信心,纵然处境艰难,但有皇帝给她的底气,几乎任何时候她都能从容应对,待人更是温柔体贴。
就算高贵妃不止一次的刁难过她,每次见到贵妃她都还是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贵妃。
但在苏绿筠看来,从冷宫出来之后她就变了,以恶意揣摩她人,行事虽然算不上狠辣,但从她对扇人耳光的态度上就能知道她的变化:
进冷宫前,面对贵妃要打阿箬的耳光,她一脸心疼,说阿箬还要当差,不好伤了脸面;可当了皇后之后,她的掌事宫女容佩打嫔妃耳光她从不多言,甚至很多时候都有她的授意。
如今的青樱位至贵妃,膝下养了皇上的皇长子,又有皇上的关心体贴,心态平和,志得意满,自然不会刁难其他嫔妃。
对此,苏绿筠并没有什么佩服的,都说人在顺境中随手给予一些善意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最考验人性的,偏不是人在顺境中所展现出来的面貌,而是看一个人失意之时,会如何安放他的善良。
乌拉那拉如懿:" 今日家宴,诸位妹妹都起来吧"
皇帝过来之后说了几句场面话便是后妃献礼的环节,皇后特意让人制了新式的巧果式样:采芝花篮、太平宝钱、吉祥仙糕、仙葩笊篱、宝塔献瑞、如意云果、万年洪福7个品种,取七夕之意。
皇帝颔首赞道
弘历:" 皇后巧思,有心了。"
皇后落落大方,含笑道
富察琅嬅:" 这些不过是小道,能得皇上和姐妹们一笑也就不枉费了这番准备了。皇上也知道臣妾这一手女红难登大雅之堂,便只亲手做了一身寝衣送给皇上,望皇上能时时安稳"
也是,任凭嫔妃们的女红再好,皇上也不可能常穿着她们亲手做的衣服,就算是常服,也是经了绣房多位国手以多种针法所绣,哪是平时养尊处优,爱护容颜的嫔妃们的手艺能比的。
【都说刺绣费眼睛,既然嫔妃们要保护自己的眼睛,自然花在刺绣的时间上有限,除非天赋异禀,不然哪里比得上那些从小培养的绣娘,就算是海兰,也不过是半路出家。】
素练将放着寝衣的托盘拿上前来,皇帝细看了一会儿,似乎很是感动,拉了皇后的手拍了拍道
弘历:" 针脚细密,可见皇后用心。"
其他人自然不会和皇后争这个,慧贵妃送的虽说是自己编的络子,却配上了一块暖玉送给皇帝,皇帝只略作无奈地摇摇头就算了,
弘历:" 晞月不擅女红,倒是懂得取巧"
皇后温婉含笑,只是不语。慧贵妃撒娇道
高晞月:" 皇上取笑臣妾"
到了青樱时,她送的是一副护腕,解释道
乌拉那拉如懿:" 皇上鸿鹄之志,百忙中仍不忘练习骑射,臣妾佩服不已,便只送上一副护腕愿皇上保重身体。"
皇帝薄薄的笑意却温煦异常
弘历:" 青樱知朕志向,你的东西虽不是最要紧的,却是不能少的。"
对于苏绿筠送的香囊,皇帝也是照样夸了几句,是否真心实意不要紧,全了彼此的脸面就好。
海兰送的是一扇小屏风,上面用金线绣了皇帝的记七夕的一首诗,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西峰秀色霭宵烟,又试新秋乞巧筵。
今古女牛几曾别,往来乌鹊为谁填。
山围河洛思榆塞,盒钿丝蛛异昨年。
儿女子情我何有,一因耕织祝心虔。
皇帝夸了几句,便说既是纪念七夕,就将这扇屏风送给皇后,或许以后他再写七夕,还能凑成一对摆设呢。
苏绿筠:这操作很骚!
再下面的皇帝就没有再叫人一一介绍了,反正混着一起交给了李玉,至于皇帝回去会不会再看,就得看她们的运气了。
一场家宴吃得热热闹闹,又叫了宫女们在楼台上表演了民间设宴乞巧的场景,可谓是宾主尽欢。
宴席快散时,皇帝才道
弘历:" 今日众位爱妃送了朕亲手做的礼物,朕来时也送了一份礼物到你们各自的住所,趁着月色正好,你们也回去吧"
至于皇帝,自然是留宿在皇后的长春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