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百日忌之后,后宫中很多事情的规定也不再那么严苛,皇帝更是在当日以一首长诗来怀念大行皇后,即:《教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
当然,对于这首诗后宫嫔妃谁心里都没有当真,因为皇帝平常写的诗不少,又是大行皇后百日,写一首应应景也不奇怪。但面上都是一副感动得不行的模样
妃嫔们:" 皇上对大行皇后如此情深,大行皇后泉下有知,定然也不忍心看皇上这般伤心。"
从长春宫回去的路上,陈婉茵忍不住小声道
陈婉茵:" 姐姐,自从大行皇后薨逝,皇上对娴妃娘娘似乎愈发宠爱了"
苏绿筠顿了顿,还是道
苏绿筠:" 没有家世,便是最好的家世;无子,才可以对皇嗣一视同仁。"
苏绿筠指了指乾清宫的方向
苏绿筠:" 不要忘了,那里可还养着皇上的心肝宝贝嫡子呢"
陈婉茵沉默许久,终究叹道
陈婉茵:" 看来这一次,皇上和娴妃当年阴差阳错未成的缘分要续上了"
苏绿筠无奈一笑,
苏绿筠:" 左右在二十七个月内,还是要以皇贵妃的名位统领嫔妃的。"
苏绿筠想了想,再道
苏绿筠:" 以皇上的性子,大抵还要大封后宫以示后宫同庆的意思,妹妹是潜邸的旧人,不如努力一把?这次的确是个好机会"
苏绿筠:" 将皇上这百日内给大行皇后写的御诗好好整理成册既符合妹妹素日里的性子,皇上想必也是喜欢的"
加上这会子还在富察皇后周年忌之内,怀念富察皇后还是宫廷内的主流,青樱也还没有上位,不会戳到她的心窝子。
至于皇帝要不要让众人收藏诵读,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陈婉茵几乎没什么思考便道
陈婉茵:" 姐姐为我着想我是知道的,这是个极好的法子,也不出格。妹妹多谢姐姐提点"
//
陈婉茵此举果然讨得皇帝的欢心,潜邸众妃大多数和皇后有些暗地里的龌蹉,除了金玉妍和长春宫走得亲近些,其他人就算原来依附皇后,有了自己的皇子之后也是另立山头了(海兰)。
陈婉茵素来不争不抢,此举在皇帝那里也并非争宠的招数,毕竟皇帝还没有露出来要晋封嫔妃的口风。
只以为她是真心悼念大行皇后。
乾隆十四年八月初八,娴妃乌拉那拉氏晋为皇贵妃,位同副后,摄六宫事:瑜嫔珂里叶特氏海兰晋为瑜妃;舒嫔叶赫那拉氏意欢晋为舒妃,同曰晋婉贵人陈婉茵为婉嫔,秀贵人为秀嫔,陆常在陆沐萍为庆贵人,静答应于曼秋为静常在。还有几位平日里伺候皇帝的宫女子,亦进了答应的位分,如揆答应、平答应之流。
倒是舒妃宫里的鄂答应似乎被皇帝彻底遗忘在脑后,鄂尔泰都死了,皇帝却一直没有重新提拔西林觉罗氏的意思,后宫嫔妃看皇帝的态度,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愈发敬畏了。
至于魏嬿婉,她是运气不大好,一个是嘉妃如今不能侍寝,要压着她的位份留她在启祥宫给她固宠;富察皇后新殇,皇帝对伺候他多年的潜邸旧人也有几分心软;秀贵人是切切实实给皇帝生了个女儿的,几个贵人一比较,魏嬿婉可不就落选了吗?
这一次,玉氏也派了使者来京观礼,皇帝特地允许金玉妍接见了来自玉氏的贺使与母家亲眷,并且大为赏赐,所以嘉妃纵然没有晋封,启祥宫也是风光无限,炙手可热。
然而亦有人是望着启祥宫人人受追捧而不悦的,这个人就是贵人魏嬿婉,虽然因为嘉妃和玉氏这段时间皇上召她侍寝的次数多了一些,她也算是重新复宠了。
但同样是随居在妃位宫里的贵人,婉贵人本身还没她得宠,可只有她一个人落了单,她心里还是很失落的。人人都在因为晋封而高兴,唯有她一个人显得格格不入。秀贵人有锦淑公主,晋封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婉贵人有纯妃和昭贵妃的面子,她也不敢有意见,但嫔位明明还剩下三个位子,皇上却对她视而不见,她可不是得不得劲儿。
后来皇上召她侍寝,她也旁敲侧击的问过,但皇上不接茬,她便不敢再问了。
且此前燕窝细粉之事,总是蒙了一层不悦与惶然,让她面对皇帝之时一壁暗暗勤学,一壁又生怕说错什么惹了皇帝嗤笑,所以总不如往日灵动活泼。
//
这一边两位贵妃和苏绿筠升无可升,皇帝同样赐了数量不菲的珍品以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