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苏绿筠刚从翊坤宫请安回来,秀嫔就一脸的有瓜吃的表情随后走了进来。
如今锦淑也搬到西三所跟着嬷嬷学习规矩,秀嫔闲暇的时间多了起来,可到其他嫔妃宫里也怕惹上什么是非,所以基本上还是到有了几年相处基础的储秀宫。
永瑆如今还小,他个小人清醒的时候她们三个人偶尔也会围着他逗逗。
平常的时候婉嫔忙着照看儿子,苏绿筠则多和秀嫔一起消磨时间。
不过两人也没顾着八卦,苏绿筠叫人将早餐提回来之后,各自只留下贴身的丫鬟,其余的都遣回去轮流用膳了,两人这才边吃边聊
陈灵仪:" 姐姐你是不知道,锦淑每日可忙得很,不但要跟着嬷嬷练规矩,读书,习字,女红,佛经都不得落下,整个人都累瘦了,看得我这个做额娘的不知道多心疼。可想着她的姐姐没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再不忍,也是不敢求情的"
陈灵仪:" 免得锦淑在皇上那儿落得个不肯上进的名头,而我这个慈母多败儿的生母恐怕要想再见到孩子就不容易了"
苏绿筠叹道
苏绿筠:" 是不能说,咱们做生母的关心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好孩子就是了,对于皇子皇女们的教育只能听老祖宗的规矩和皇上的,不然一个僭越的名头就够你受得了"
苏绿筠:" 只是虽然不能对皇女的教育置喙,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教孩子如何做一个主子,免得日积月累下来被那些教养嬷嬷拿捏住了,养得和咱们不亲,小家子气不说,受了委屈也不敢跟家长告状,只一味的忍受,那不是剜咱们的心吗?"
毕竟孩子十月怀胎生下来总归是自己 的骨肉,被人欺负了当妈的自然难受。
而皇帝为了自己的面子,自然也不许别人欺负自己的血脉。
陈灵仪:" 多谢姐姐提醒,妹妹会注意的"
陈灵仪:" 也是姐姐懂得轻重,只看皇上这些年在外面对公主多有赞赏就知道皇上也是满意的"
不然在将和熙公主外嫁蒙古和近嫁京城都可以的情况下,虽然有和敬公主的东风,章佳氏也并非世家大族,可要是皇上不喜欢这个女儿,直接将人嫁到蒙古眼不见为净岂不是更好?
也是,皇上登基这么多年,阿哥倒是生了十几个,在锦淑出生之前,女儿也就和敬和和熙两个,物以稀为贵,皇上又怎会不宠爱?
其实最初那些年,皇帝待锦瑶还算宠爱的原因除了她本身乖巧可爱,有皇家风范之外,更多的原因在于乾隆初年的富察氏一族和富察皇后一系太过显赫了,当时马齐还在,皇帝仅有的四个孩子:大阿哥永璜,二阿哥永链,和敬公主锦瑟,和熙公主锦瑶,其中之三都是来自富察氏的血脉,皇帝在对富察氏极尽笼络的同时,自然也没忘了防范于未然,对内抬举了青樱为娴妃不算,又将苏绿筠这个出身不高汉女借着生育子嗣的功劳拱上嫔位,苏绿筠在宠爱上有所不足,在皇帝看来连自保都有些勉强,于是他又借着册封锦瑟同时册封了锦瑶为和硕和熙公主。
在当时的后宫,富察皇后一系不但有高晞月这个贵妃唯她马首是瞻,又有金玉妍,海兰,黄琦莹三个贵人依附,皇上也默许了富察皇后在后宫暂时的一枝独秀,但皇帝本身的忧患意识并不允许这种格局得以长久,苏绿筠作为没有依附皇后的三分之一,又有生育公主的功劳,这才成了当时后宫第四位名正言顺的的纯嫔。
不然当时她就生育了一个公主,本身也不算特别得宠,因着汉女的出身,就算皇帝只封她为贵人大概也没人会提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