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做事不讲究 ,皇贵妃没有拒绝皇帝的底气,最后还是跑了一趟咸福宫。
谁叫对方在皇帝眼里就一直很能干,虽然家世一般,无论是和孝贤皇后的富察氏一族相比,还是和昭贵妃的钮祜禄氏一族相比,还是和慧贵妃曾经的高家相比,乌拉那拉氏的直系亲属什么都不是,但皇帝就是信她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和这些人达成平衡关系。当然,还有皇帝的支持。
所以,她一直是皇帝后宫棋局里重要的一员。
但皇帝的支持和偏爱,也不是随时取用的,必要的时候她要为皇帝分忧作为回报。
这不,皇帝自己搞不定寒香见这么个冷清美人,又见青樱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以为对方很乐意效劳,于是当晚难得召了青樱一起用膳,又说了不少自己的难处和对寒香见的思慕之情。
而青樱和寒香见的第一次交流也并不顺利,因为皇帝对寒香见的痴迷,青樱心中对寒香见是有些敌意和妒忌之心的,何况她又是皇帝的说客。
没了剧情中感同身受的推心置腹,青樱的第一次试探最终只得到寒香见对着皇帝的同款冷漠脸。
见事不好,青樱又不好做那等媚上之事,所以直接让人鼓动宁答应求见皇帝献策:以容贵人家乡的旧人旧事讨好对方。
当然,这到底是讨好还是威胁大家心知肚明。
一时间,来自寒部的书信,从小伺候寒香见的婢女,以及寒部厨师陆陆续续都进了紫禁城来到寒香见的身边,在阿里和卓的背后授意之下,又有对寒香见多年的了解,这些人尤其是那两个寒部的侍女,意思只有一个:寒部子民能不能重新过上安稳的好日子,还要看那位人到中年的皇帝的意思。而她,就是关键。
若是一直这么犟下去,最终受苦的只会是寒部。
皇帝的耐心是有限的,他现在还肯用怀柔之策,但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老话也不假,她又不能死,也就是说,最终皇帝还是会得到她,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屈服,一来皇帝高兴便会好好安置寒部子民,二来满足了皇帝的攀折之心,新鲜劲儿过了之后或许他就会放手。
弘历:" 香见,半个月前你已看过你父亲的亲笔书信,他希望你为了自己的族人,留在朕身边。你知道朕的那些妃子吗?颖嫔和恪常在出身蒙古,豫嫔是博尔济吉特部送入宫的,每一个部族想要与大清永远和平安定,都会与朕结为姻亲。寒部也不例外。因为只有至为稳固的婚姻,才能确保朕会将恩泽永世施于对方。"
寒香见的眉眼依旧冷淡,轻讽道
妃嫔:" 寒香见:我知道,自来如此便是对的么?你就是用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服我父亲的吧"
妃嫔:" 寒香见:什么时候一个部族的兴衰皆系到一个女子身上了?太可笑了"
弘历:" 不是欺骗,你父亲作为部落首领,自然懂得做什么样的选择最好。不然,他也不会让你随着兆惠进京了"
弘历:" 这本来就是他的意思,毕竟那时候朕还不知道有一个你呢"
弘历:" 香见,朕从未对一个女子如此倾心,在你面前,朕只是一个爱慕佳人的普通男子。但朕还是一个皇帝,精力有限,要保全部族的长久安稳。你在朕身边,是最好的办法。"
随后,皇帝花了半年的时间兴建著有回部风格的宝月楼以慰对方的思乡之情,也就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宁答应因为为皇帝分忧,从正七品的答应被皇帝陆续提拔为宁贵人,成为近几年后宫升迁最快的嫔妃。
而后宫,也在皇帝越来越长时间的冷落之下不复刚开始的淡定姿态。
因为皇帝,似乎真的因为寒香见修身养性起来了。
但苏绿筠更倾向于对方是借着寒香见顺理成章地冷落嫔妃,转而调养身体,因为豫嫔的那些保健药丸之前甚至让皇帝肾亏到无法临幸嫔妃,就知道药性多刚猛了, 没道理这么快就完全调理好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