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因为皇帝将永琮保护得不错,加上他又是嫡皇子,不必跟宫里的庶母请安,苏绿筠也就年节在宴会上见过几次人,并不曾亲眼见过这位天之骄子的高光时刻。
但从皇帝平日提及此子之时的态度,以及遇事没将富察氏和这位嫡皇子视为一体区别对待,就知道这位在为人处世上可比那位废太子胤礽强多了。
同样的养在深宫,年幼丧母,母族昌盛,兄弟众多,危机四伏,这位倒是沉得住气。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还未正式入朝听政,皇帝对他的忌惮之心还不到那个临界点。
可惜身体单薄了些,不然他的兄弟们也不会如此蠢蠢欲动,心有不甘。
而皇帝虽然已经年过五十,现在还玩着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把戏,看着根本不是短寿之相,有康熙朝的事迹在前,根本由不得他们不心存侥幸。
//
舒妃去后,皇贵妃领着颖妃将宫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并无错漏之处,比之之前三妃分权时期也是不差的,但皇帝还是不满意,这样表面上的平静从来不是皇帝要的结果。
皇帝听完李玉的报告,冷笑道
弘历:" 粉饰太平罢了,有什么意思"
下头听他说这话的李玉差点被吓得嘴巴都无法翘起该有的弧度,这不是平常您最喜欢的吗?
只能说,有心找茬,怎么都能找出错来。
忽而皇帝又转了话头,问道
弘历:" 最近后宫可有人来献殷勤?"
这后宫不可能叫皇贵妃一系大权独揽,他信过她,可结果就是再不能生育,在没有出现更合适的人之前,他只能用她,但却不能跟从前一般偏听偏信了。
李玉沉下心思,不过片刻便答道
太监:" 李玉:回皇上,令嫔娘娘,玫嫔娘娘都来送过羹汤"
皇帝不置可否,只说了一句
弘历:" 都是聪明又有胆量的女人"
这两位都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宠妃,皇帝对自己的眼光还算满意。
之后便再不开口,只任由李玉站在角落自己猜测个不停。
良久,皇帝看了半日的折子,才重新提起原来的话题
弘历:" 去查一查,这主意是玫嫔和令嫔自己想的,还是有人提点了她们?"
太监:" 李玉:是"
//
令嫔借着请安的功夫出去,然后带着东西到乾清宫的事,晋贵妃还是事后才从下人口中知道的。
豆蔻看主子似乎神色隐有不耐,试探道
宫女:" 豆蔻:娘娘,这令嫔不老实,咱们教训到她老实就是了,不值当您生一回气的"
再不行,找个合适的机会,让人病殁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晋贵妃缓了一会儿,才恢复了往日的气度
晋嫔:" 会咬人的狗不叫,她等了这么久,没有这次,也会有下一次。"
晋嫔:" 让我们的人暂时不要管她,不然一有动作,她就能借着本宫不仁的名头搬出这延禧宫去"
若她猜的没错,皇上正在物色协理后宫的新人选,令嫔本来就是名单上的候选人,要是再和自己闹翻,恐怕这好事就非他莫属了。
晋嫔:" 只要人还在咱们宫里,本宫是延禧宫的主位,什么时候管教她不行?不急于这一时的"
晋嫔:" 这几日除了令嫔还有谁去了乾清宫?"
宫女:" 豆蔻:主儿,还有玫嫔。"
晋贵妃手指上华丽的点翠护甲一下下的敲击在椅子的把手上,莫名的有些急促
晋嫔:" 后殿那位还真是聪明,这看准机会就毫不犹豫下手的狠劲儿,本宫都有所不如。"
晋嫔:" 这样,你想办法让她主动来正殿请安,从这里出去之后,好好待她,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