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这一年,看着宫中子嗣逐渐丰盈,皇帝和太皇太后也认为皇嗣养育在奴才手中颇为不妥,并正式言明:凡嫔位及以上位份才有资格养育皇嗣,低位份嫔妃诞下的孩子,可以交给嫔位及以上嫔妃抚养长大。
这个圣旨一下来,低位嫔妃是愈发有动力争宠了,而高位份嫔妃也不再忌惮底下嫔妃有孕,而是盼着自己宫里能有人雀屏中选,得育皇嗣,让她们能凭白得到一个阿哥。
毕竟清宫的规矩就是:生恩不如养恩。
没吃过这份苦的众人,自然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反而十分积极为宫里的小嫔妃争宠。
她们在打什么主意,康熙也知道,只是这样的事态发展却是让他十分不爽兼尴尬,平日里每一个嫔妃都说:皇上是臣妾们唯一的依靠,您便是臣妾的天,臣妾的地,在臣妾心中,谁都比不上皇上。
可这样的事实却是让皇帝真正看透了这班嫔妃,就连自己的亲表妹佟贵妃都能将自己推去其他人宫中,何况是其他人呢?
安若不想养四格格,于是就暗中帮张庶妃搭上了安嫔李氏,其实按正常人的思路,安若有子,若是四格格养在安若身边,将来四格格就有九阿哥这个哥哥为她撑腰,为子女计,这确实是比较长远智慧的打算。
但这确实是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宫中有子嗣的嫔妃普遍不如天然家世好的嫔妃占便宜,而且安若得宠,又能生,以后肯定不止九阿哥这么一个孩子,在张氏的想法中,若是安若有了其他孩子,四格格再好也只能是安若的一颗棋子。
而安嫔李氏则不同,入宫多年,恩宠早已淡薄,若是能生孩子早生了。就算安嫔李氏以后还有机会抱养别人的孩子,四格格也是第一个,而第一个子女能在一个母亲的心中占据多大的分量?
何况,贵妃还没梦想成真呢,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安嫔率先抱养皇子养在膝下?
于是,张庶妃行动了,安嫔也动心了。
深宫多年,安嫔也确实是寂寞,能有个孩子承欢膝下,虽然只是个格格,但她也没有不乐意的。毕竟以她的家世,太子尚在,养个皇子反而容易受到后宫众人和赫舍里氏的忌惮。
但安嫔只想抚养四格格,并不想张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碍自己和四格格的眼,安若就不能同意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四格格在张庶妃心中实际上是什么分量,张氏若将孩子抱给安嫔抚养,那么就相当于咸福宫有了一个可以利用的缺口,很容易被人利用。
于是安若利用皇帝在生母孝康章皇后身上的愧疚和遗憾,将张氏也发配到了安嫔的储秀宫。
众人看着这样的事态发展,也是感叹安若好手段,一个食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女儿而已,和嫔自己就有孩子,压根就不稀罕,虽然是安嫔和张氏开的头将四格格的抚养权拿到了手里,但和嫔的反应也是一点都不慢,轻易就将已经在咸福宫扎根了十多年的张庶妃扫地出门,彻底解决后患。
就算以后再住进来新嫔妃,没有张庶妃在咸福宫的根基,和嫔想要彻底掌控咸福宫也简单很多。
宫女:" 夏晴:主儿,张庶妃这么待您,就这么放她走,也太便宜她了吧"
安若笑得意味深长
辉发那拉:安若:" 生母养母的关系岂是那么容易平衡,甚至和睦相处的?何况,储秀宫还有一个敬嫔杵着呢,头顶两座大山,张氏在敬嫔眼里又是默认的安嫔的人,敬嫔在安嫔身上讨不到好,难道还为难不了一个庶妃张氏?"
最重要的是,安若要用张氏和安嫔来刺激佟贵妃和两位包衣庶妃的关系,前车之鉴如此,贵妃若想得到满意的结果,肯定愈发不惜下狠手。
毕竟乌雅氏和万流哈氏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尤其乌雅氏,又是这么一个易孕的体质,安若要逼着佟贵妃至少将对方摁住几年,免得一不小心人就爬上来了。
四妃的位置就这么多,惠嫔有明珠和事实上的皇长子傍身,不是她动小手段就能制住的;马佳氏是皇上多年的宠妃,加上没了图海,皇帝欲要表明自己并非过河拆桥,薄情寡义之人,就不可能漏下马佳氏,何况马佳氏身边还有皇上的一对儿女,不堪僧面看佛面;
至于仪嫔,或许这辈子皇帝对她的宠爱在安若的努力下没那么强盛,但对方出身大族,本身又是个能生的,安若可不能保证能凭一己之力摁住对方的晋升之路,所以她要为自己减少竞争对手。
既然知道乌雅氏在历史上的能耐,她不选择趁着对方如今落魄打压她,是傻吗?
就算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