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伺候婆母,就更没有必要了,都已经熬成封建王朝地位最高的女人之一了,一旦有疾,多的是人上赶着伺候,不说其他,皇帝后宫的嫔妃有一个算一个正愁没有机会刷功劳呢。
但做惯了主子的人,能懂怎么伺候人?最多也是动动嘴皮子将人指使得团团转,宫人们还要担心对方乱指挥呢。
给长辈请安,虽然临时过去太后看在胤禄的份上也不会撅了安若的面子,但上位者的心思向来多变,隐而不发可不是什么好事。
太后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到底是皇帝的嫡母,安若很清楚,康熙年间,周边一向不平,皇帝缺不得蒙古的支持,只要蒙古有用,康熙后宫就缺不得一个蒙古出身的招牌。
在安若看来,这个招牌是太后总好过是以后的宣妃。
所以早在昨日傍晚安若就派人往太后宫里预约了时间,等安若带着胤禧到时,寿康宫里不但安排了胤禧这个年纪会喜欢的玩具,还多了两个适合陪孩子玩耍的小太监。
见胤禧在寿康宫的小花园玩得欢快,安若示意夏晴跟着过去,自己则陪着太后听南府的女先生说书。
因着太后只有蒙语说的最好,女先生也很识趣,虽然出身贱籍,但为了出头,到底是将蒙语练出来了。没看南府送来的备选那么多,最后只有她一个留在了寿康宫吗?
生活无忧不说,还不用做伺候人的活计,日子过得比包衣旗的宫女都舒服。
安若对于这位女先生也并不忌惮,担心对方上位嫔妃什么的。
毕竟对方的上位之路听着还挺有心的,一个能清醒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为之付诸努力达成目标的人,在哪里都不能被小看了。
好在对方是个靠手艺吃饭的,相貌比之寻常宫女都有所不如,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好日子,爬床才是真正的傻呢。
要不是安若是后宫嫔妃,不好享乐,她都想将人借到咸福宫耍耍。
毕竟虽说太后是寡妇,平日里的生活枯燥贫乏才是一个未亡人的姿态,但宫里有一个算一个都知道当年太后在先帝在世时过得是什么憋屈日子,太皇太后更是因此心存愧疚,自然不会在这方面苛待对方,对于对方私底下的一些小爱好,放放手也就过去了。
只要大面上过得去,没有人会深究。
而皇上对此,态度就更是简单了,只要太后不要涉政,为科尔沁谋划,好好当一个吉祥物,就是他的好嫡母。
至于嫔妃们,就更直接了,没有利益纠葛,谁愿意冒着得罪太皇太后的风险和太后死磕?
又不是脑子有病。
安若便带着胤禧在寿康宫消磨了一个下午的时光,直到胤禄下学回寿康宫,祖孙四人一起用了个午膳才慢悠悠地往回走。
要不是胤禧和胤禄还需要睡午觉,寿康宫有乐子,加上怕被其他嫔妃上眼药说胤禧玩物丧志,耽于享乐,她都想在寿康宫直接呆上个一天。
还没回到咸福宫,玩了一上午的胤禧已经闭上眼睛趴在奶娘怀里睡了过去,安若看着,不禁心生感叹道:当初将胤禄交给太后抚养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太后拿着孝道说话,其他阿哥不好回后宫歇午,胤禄却是可以的。
虽然其他人不一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安若却是领情的。
毕竟今生胤禄并没有像上辈子胤祺一般比兄弟们晚上学,文化课虽然不拔尖,但也是中规中矩,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努力的姿态不是等着兄弟忌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