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宫中已经有了安若这个那拉氏和贵妃,惠妃就算家世超群,又有皇长子这个好儿子,想要往上升,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了。
安若觉得,怀揣着剧本,再去看这场争权夺利的戏码,看着她们上蹿下跳,却什么都得不到,还是很叫人高兴的。
不过十一阿哥虽然得宠,但皇帝却并不很待见章佳氏,加上皇帝对于包衣系出嫔妃家族的打压,章佳氏一族对章佳氏往上爬也给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了,体面的日子还能维持,但阴私上的事儿,却是一点不敢沾手的。
导致十一阿哥胤祥的荣光,基本上都被荣妃这个养母得了,这几年钟粹宫也因此叫人高看几分。
可惜同住钟粹宫的陈庶妃虽然宠爱不少,却是一直没有孕信。
安若私底下有过猜测,或许是宫中包衣所出的皇嗣不少,皇帝在乌雅氏之后其实有意减少这样的局面,毕竟皇帝本身不缺子嗣。
这几年凡有宫女上位,基本上都是经过乾清宫鉴定后再放入后宫,嫔妃身边上位的,一个都没有。
只安若看着今年刚被皇帝放入后宫的小王佳氏,李氏,心知这两位只是披了个汉军旗包衣的皮,实际上还是无根无依的汉女,就算生下子嗣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不但后宫没有人脉,身后连个家族撑腰都没有,可以说,这些人,除了皇帝,没有其他任何靠山。
安若很是慷慨,直接一个放到仪妃的翊坤宫,一个放到惠妃的延禧宫,免得一个个看着钟粹宫羡慕荣妃的福气。
宫女:" 夏竹:主儿,这仪妃和惠妃本来就是宫里数得上的嫔妃,您怎么还将王,李二人放到她们宫里,这要是王李得宠,仪妃,惠妃脸上也有光彩,若是有孕,少不得还能白得一儿子呢"
但安若就是故意的
辉发那拉:安若:" 如今本宫是唯一的贵妃,宫务虽然分到三妃手里,但本宫到底担着总领的责儿,三妃手里的砝码多了,皇上才不会想着抬起一个来制衡本宫"
就算这个人是无宠无子的小佟佳氏,她也不喜欢。
辉发那拉:安若:" 说来,这两位也是好运气,有惠妃和仪妃护着,若能有福气得个孩子,将来也不会没了着落"
只看宫里那些年老色衰,又无宠无子的庶妃过得是什么日子就知道了,除了乌雅氏几个,其实这些年宫里高位消耗并不多,反而是底层的宫女庶妃病殁的不少,只是报上来没人重视,不会有人特地报到皇帝那里罢了。
而皇帝不在意,其他人自然是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除了原来伺候她们的宫人要被重新分配到更冷门的部门,对其他人根本没什么影响。
有个孩子就不一样了,就算看在公主阿哥的份上,宫人也不敢随意将人随意安置了,怎么都得问问皇帝的意思,有个正式的丧仪,叫孩子送生母一程。
而随着皇宫的这些二代出宫建府,生儿育女,后宫女人们的争斗也多看儿女是否争气,只能说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要争的东西。
母妃们也不想因着自己连累子女的名声,行事也都大气端庄了起来,可以说,如今的后宫,比起前些年,属实说得上一句风平浪静。连着安若都能因此被人赞一句治理有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