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感觉到困意,但是为了劳逸结合,
祁无涯洗漱过后还是回屋补了一觉。
时至晌午,感觉到饿了,这才起来出门去吃东西。
祁无涯晃悠悠的走在街道上,偶尔遇上一两个长乐坊的住户大多数都是打了个招呼便远远的避开,
有的就算迎面走过也不会打招呼。
对此祁无涯毫不在意,两世为人,加起来也是年过半百,而知天命。如今又踏上了修行之路,他的心境不知不觉间变得淡然了许多。
负手在后,闲庭信步,颇有一股子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隐士风范。
出了长乐坊的牌坊门口,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街头叫卖的嘈杂声。
“糖葫芦,清脆甜口的糖葫芦咯。”
“卖糖人,祖传手艺人,可大可小可粗可长的捏糖人咯。”
“烧饼,卖烧饼咯……”
眼见街道上人流如织,贩夫走卒叫卖不绝,祁无涯愣了一下,这才反应了过来。
今天是六月十五,恰巧是仙居县的开市之日,很多贩夫走卒都会特意的赶来这里做生意,俗称赶集或者赶场。
所以,今天的街道上比以往热闹了许多。
熙熙攘攘的街上,既有背着背篓麻衣布鞋的普通百姓,也有腰系玉带一尘不染,锦衣华服的富家公子小姐。
当然也少不了那些背着剑,拿着刀的江湖人士。
甚至,祁无涯还看到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女子从眼前走过。
“不错,很是热闹啊。”
祁无涯温馨的笑了笑,然后迈步走进了街边的一家小面馆。
这是他常去吃东西的地方。
店面很小,门前顶着一块大大的遮阳布,下面摆着五张八仙桌。
找了个空位坐下,祁无涯扯起嗓子就冲店里喊道:
“陈婶,来一碗面。”
“好了,祁先生你等一下啊,今天人多。”
“没事,我不急。”
吃完面,看着外面热闹,祁无涯也没有急着回家,脚步一拐走进一家门前挂着青竹幡杆的刘记茶楼。
今日是赶集日,人特别的多,一楼已坐满了。
祁无涯径直上了二楼找了个空位坐下,要了一壶茶和一碟点心,慢慢品茗了起来。
没有手机网络,也只能茶楼品茗听说书人讲故事,或者勾栏听曲来消磨时间了。
才坐了没一会儿,一个背着剑,身穿湛青白底道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拱手说道:“这位兄台,在下可否拼个桌?”
祁无涯抬头看了一眼,微笑颔首:“少侠请便。”
“他居然喊我少侠,嗯,必是个慧眼识珠之人。”
年轻人道士面露笑容,道了声谢,“多谢兄台。”
坐下后,喊来小二点了茶点,然后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祁无涯,
见他眼睛蒙着黑色纱巾,忍不住的伸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
祁无涯没有理会对方的举动,自顾自的喝茶。
年轻道士见状以为他看不见也就收回了手,随即抱拳说道:“在下青城山宋天宝,敢问兄台尊姓何名?”
“瞎子一个,名字什么的不提也罢。”
祁无涯自我打趣了一句,宋天宝闻言尴尬的笑了笑,“刚才是我失礼了,无意冒犯兄台。”
“无妨。”
祁无涯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宋天宝还想攀谈几句,见说书先生已经走上了说书台便只能作罢。
啪!
随着说书先生手中的惊堂木重重地一拍,开始朗声说道:
“昨日,咱们说了往生堂的种种奇异之事,那么今日我便说说,薛神医的神仙手段。
都说妙手回春薛神医,罗刹阎王往生堂。
说起这个薛神医,那就不得不说薛神医这个称号的由来。
话说,前朝末年,彼时天下大乱,时疫盛行,荼毒众生。
一名郎中眼见尸横遍野,痛心疾首,于是便立下誓言,要穷毕生之力与瘟症相博,根除这世间疾苦。
可凡人纵有仁心秒术,又怎能抵御天灾人祸的肆虐?
行医数载,就连最亲近的人也纷纷染恙而去。
听闻在仙居县的群山深处隐匿着洞天福地,住着能医百疾应象的仙人。
郎中便孤身一人拜山以求神仙之术,解救世间疾苦,他历经千辛万苦,却只在山中寻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