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边的是是非非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
因为家丑不可外扬,更何况是皇家的丑事情。
大家收到的消息不过是皇后因为失德被贬,而大皇子完全受了皇后的拖累,被发配去守皇陵,其他的事情一概打听不出来。
该发愁的也应该是皇后的外家而已,跟其他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几家欢喜几家愁。
薛家呢张灯结彩的,在欢欢喜喜地给薛明轩办婚事呢。
虽然婚事办起来有些仓促了,但是这毕竟是薛府嫡长孙的婚事。
办的还是非常热闹的。
来的人也非常多。
由此可以知道薛府不愧为累世公卿,还是有很深的底蕴的。
薛府上下除了林氏,其他人都很开心。
林氏心那叫一个油滚过一般难受啊。
娶回来一个儿媳妇,不是自己喜欢的,而且自己的儿子马上也要去边疆了,怎么看怎么都难受。
偏偏她还要强颜欢笑,一点也不能露出来。
入洞房掀盖头的时候,很多夫人都进来观礼。
“薛大夫人得了个这么贤惠又漂亮的儿媳妇,你可是享福了。”
“你家明轩娶妻之后明年就可以抱孙子了。”
林氏听着周围夫人们的话,心里边怄得要死却还要笑的开心:“可别打趣我,你儿媳妇那才叫一个贤惠,八面玲珑的,她到已经怀孕六个多月了吧,我看今天没来,你这才是得了个好儿媳妇,孙子也上就能抱到怀里。”
那位夫人笑得嘴巴都会快咧开了,还要谦虚:“哪里,哪里,你这样子夸她,要是她本人在,尾巴岂不是翘上天了。再说了,你这儿媳妇都娶回家了,孙子肯定也差不远了。”
其他夫人也在一旁起哄。
一直到夜幕降临来参见婚礼的宾客才散完。
新人两个的洞房花烛夜,自然是一番说不出的恩爱甜蜜。
林氏则是担忧自己的儿子,一晚上都没能睡着。
最后还是找来自己的贴身的林嬷嬷一起回忆往昔。
一直把薛明轩从出生到尿床再到偷懒不去练武被打了一顿这种小事一点一滴地回忆起来。
林嬷嬷安慰道:“夫人且放宽心,如今大少爷已经娶妻了,很快您就能抱上孙子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没必要担心的太多。不是还有句老话说吗?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林氏眼泪都出来了:“红秀,你说我的命咋就那么苦呢?云庭这么快就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去了,明轩就是我后半辈子的指望了。”
“老太君的心也太狠了。明轩可是云庭唯一的儿子,也是她的亲孙子呀,他还那么小,才18岁,现在才刚新婚,连个子嗣都没有就把他派去边疆。心可真狠呐!”
林嬷嬷可不敢说对老太君不敬的话。
安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大少爷也想着早日建功立业,到时候给您挣出一副凤冠霞帔来,您的福气还在后边呢。”
“凤冠霞帔的我也不是没有,我不稀罕,我稀罕的是我儿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林氏叹了口气。
“你说,当年我父亲母亲咋就那么心狠,把我嫁进薛家,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还夜夜都睡不安稳,时刻要担心着自己儿子的生命安全。”
还不是你自己选的。
林氏父亲就是一个风流多情的,后院里边的小妾数不胜数,更不要说养在外边的外室了。
从小她就时常见着自己的母亲偷偷地抹眼泪。
见多了所谓读书人家里边的肮脏事情,林氏发誓要找个一心一意待自己的好男人。
这不。
林氏的母亲当年可是千挑万选才选中了薛家,因为薛家有家规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在出嫁之前林氏的母亲也曾跟她说过武将的危险,可惜那时候林氏通通听不进。
甚至还道:“与其像你这样子窝囊的活着,我还不如守寡呢。”
当时可把林氏的母亲气得个仰倒。
谁能想到?
世事难料。
当年的一时气话竟然一语成谶,林氏如今真成了一个寡妇。
不过这都是老黄历的事情了,林嬷嬷可不敢说出来。
也随着林氏感叹道:“世事无常啊。”
主仆两个一直聊到了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林氏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去喝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