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 第200章 你们两个,给我滚下来!

第200章 你们两个,给我滚下来!

姚府的人出门买东西,必然会有不愿意收钱的商贾、小贩。

虽说受百姓拥戴的感觉是很不错,但大多数的六百石官员、天下的豪绅、大户都视姚云山为仇寇,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敲其骨、吸其髓、寝其皮!

弹劾姚云山的奏章,一日多过一日。

按朝廷规矩,被弹劾的官员不能看自己被弹劾的奏章,但任毅故意将弹劾姚云山的奏章,全都送到姚云山的案头,并说姚相公忠体国,毅不忍姚相受此污蔑,纵使坏了规矩又如何,毅一人担之。

姚云山对此自然不爽,但也只能向任毅道谢,再忍不住地翻看弹劾他的奏章,看这些人都弹劾他什么。

然后,姚云山气极反笑,忍不住骂了一句直娘贼。

他被弹劾的都是些捕风捉影之事。

如,他不能管好家奴,家奴外出买东西不付钱;他的孙子甚是纨绔,在外面竟然抢其他小孩的拨浪鼓;他昨日下午没来当值等等。

他很想说家奴买东西不付钱,是百姓听到他是姚府的家奴,主动不肯收钱。

他孙子纨绔更是无稽之谈。他孙子今年才刚满三岁,走路走了不到三米就要人抱,还纨绔,纨个你鸟!

不是谁都跟武安君小时候似的,四、五岁就带着妹妹和其他家的孩子上醉香坊听曲赏舞,还在醉香坊里抢人。

还有那拨浪鼓,是他新纳的妾室买给他孙子的。当时,他孙子没拿稳掉地上,摊主的小孩捡起来,递给他孙子,这就成抢了?

抢你个卵!

姚云山越想越气,恨不得把弹劾的这个人,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气归气,冷静下来后,姚云山深感南韵手段的厉害。

上百道弹劾他的奏章,愣是没有一人敢弹劾他“提出”的换粮令,控诉换粮令,所有人都只敢通过污蔑、造谣和揪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亦如现在的议政台上,前朝旧臣、儒学名士、今朝的谏议大夫单万里明明对换粮令甚是不满,但愣是不敢明说换粮令不对,只是借着朝廷无粮的名头,让朝廷休养生息,放弃征讨西域。

且每说一段话,都要补充、强调他是支持换粮令的,他是栎阳城里第五个同意换粮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不仅因为有两家因抗拒换粮,当天就被夷了三族,还因为民间的舆论。

在民间盛行姚云山向陛下提出换粮令的舆论的同时,百姓们也都清楚朝廷突然要以牛羊向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各郡县的豪绅、大户换粮的原因、用途。

以讨伐匈奴、西域蛮夷,为离人报仇雪恨之名,在民间形成支持换粮的官员、豪绅、大户便是忠义之家,不支持的便是不忠不义的奸户、歹户的舆论认知。

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世族大家传世更重名声,更何况,大离现阶段采取的是举孝廉的选拔制度,促使离人更加注重的自己的名声。

如此一来,在这等舆论认知下,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各郡县的豪绅纵有再多的不满、愤怒,也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同意换粮,以博一个好名声,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而一些机敏的大户,仗着自己不用换多少粮食,将他人眼中的恶令,视为出头的良机,抢着换粮,以换得一地之名望,赚得他利,如让自己家里本就有望入朝为官的子侄,乘着这股东风,为官为吏。

简而言之,本该是一体的官员、豪绅、大户已经分为两派。一派支持,一派偷偷反对,仇视姚云山。而换粮令,有条不紊的顺利推行,再过一些时日便可换购完成。

哒哒哒。

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右相府的安静。

姚云山恍若未闻,继续看让他血压飙升的弹劾他的奏章。

“禀相国,陛下来了。”

陛下忽然来相国府做甚?找任毅的?任陈氏和陛下说了什么?

姚云山这般想着,问:“陛下现在何处?”

“议政台,属下过来禀报时,陛下仍在帝辇上。”

“单万里还在台上?”

“仍在台上与蓝议郎论政。”

姚云山心里暗道不好,且不管陛下来相国府是为了何事,单万里和蓝虎的论政,很可能会引发出一些问题。

要知道,蓝虎乃武安君创建的齐升学院的学生,经武安君举荐,担任议郎。蓝虎视自己为武安君的门生,每逢有人上台议政,蓝虎都会上台对论,坚决维护朝廷的政令。久而久之,蓝虎有了拦路虎之名。

如果仅是这样还没什么,陛下设立议政台,就是让百官论政,避免政令错误,贻害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