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 第267章 南韵的难

第267章 南韵的难

大离自卫君变法以来,便收了公侯的封地,废除了世家免税的律令,规定上至宗亲世家、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是成年独立者,皆要缴纳赋税。

而且按卫君的税令,官越大、拥有的田地越多,缴纳的赋税越多。

以任氏为例,现在任氏固然因任平生,在朝廷有了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但每年还是得向朝廷缴纳赋税。除开烟雨阁的商税,仅田地一项,任氏每年向朝廷缴纳的粮税,就最少得值两千万钱。

没有这样的税令,大离何以从被众国鄙夷的小国,变成人人惧怕的虎狼之国,最终一统天下?

所以,蓝虎的想法在南韵看来,是要挖大离的根。

南韵现在仅是收回对蓝虎的任命,不给蓝虎实现的机会,已是南韵的宽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若非这两年都在大战,今年马上又要征讨西域,南韵本已采用任平生回去前的建言——

向朝臣和天下所有在酒楼、勾栏等商贾之地工作的人员,征收月俸税。

南韵接手的大离,是一个已有覆灭迹象,岌岌可危的大离。

灭百越、扫匈奴虽掩盖了大离内部的种种问题,让大离有蒸蒸日上的迹象,但实际上大离一统天下后,百余年累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问题,仍在吞噬着大离的寿命。

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世家占据了大量田地,令百姓无田可耕,朝廷的岁入每年不仅没有增长,反而越来越少。

任平生为造反,有意营造出的繁荣商业,虽为朝廷带来不少岁入,粉饰了太平,但也使得朝廷上下人心虚浮,大量百姓意图从商,弃田卖田,加重了大离隐藏的问题。

这也是南韵在惊雷之变当夜,意图杀死一切反对者的原因之一。

这些反对者拥有大量良田,只要把这些人宰了,就可以解决让栎阳乃至附近的几个郡县的百姓无田可耕的问题。

只要稳住了栎阳及周边的郡县,天下也就安稳了。

然,任平生当时对她的防范,令她的谋划落空。

连续两年的大战,也让她腾不出手去解决大离根深蒂固的问题,只能将精力放在朝廷稳定上。

错过了良机,南韵现在就能在每日浩如烟海的政务中,寻找、抓住一丝良机。

消化漠南、百越的土地是一个,换粮令是一个,还有一个是让任巧感到恐惧的——

夷人三族。

这两年被南韵夷了三族的人,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触犯离律;二是拥有不少田地。另外,若是细看他们籍贯,就会发现这些人遍布四十二郡。

南韵除掉他们,将他们的家产尽数充公,朝廷就有田地安抚当地没田耕种的百姓,消除他们对朝廷的怨恨,让他们重新将生存的希望寄托于朝廷,减少各地的不安稳因素。

此外,南韵还有意让绣衣散布百越地之民顺从朝廷,得到百越贵胄土地、家产的消息。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百姓将生存的希望寄托于朝廷,离间百姓与当地豪绅、大户的关系,从而避免有野心之辈,利用这些活不下去的百姓闹事、造反。

现在来看,随着这两道消息传遍天下,各地不安稳的因素减少了很多,不过还是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

这两年犯罪的官吏、豪绅、大户太少,田地不够分。

而大离的田地又大多在世家公卿手里。

如任氏,任氏一门算是婢女、奴仆人口不过两百,拥有的良田却足有六千五百三十二亩。

而且这还没有算上烟雨阁这些年买来的田地,若是算上烟雨阁的田地,任氏一共有一万八千多亩良田。

一万八千多亩!

能解决多少问题。

可南韵不能动。

即便任平生公心大于私心,同意她动用任氏的良田,南韵也不能动、不敢动。

动之,任巧小概率、任黎大概率会倒向任毅,开始反对她和任平生。

还有,烟雨阁是大离岁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动了烟雨阁拥有的良田,烟雨阁缴纳的赋税必然会减少。

而南韵现在掌控朝堂的力量,离军、绣衣所需的钱财,有一大半是来自烟雨阁。

换言之,动烟雨阁,等于是掘南韵的根。

至于其他世家,一个个早已察觉到南韵的意图,这两年都夹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的愣是不给南韵半点动手的机会。

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