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荡地走出饭店。
直接一起开车去了郊外庄园,这么多人,住顾家有的儿挤,分开住又不便于相聚,只有他俩的地盘能够轻松容下那么多人,所以去那儿是最合适的。
他们到地儿时,已是夜间十点来钟,长辈们经不住折腾,都去睡了,独留一群年轻人在客厅闲聊。
沈嘉楠便趁机让舒问的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家的情况,几人连连说好。
随后,坐在舒问旁边一身中山装,面容清秀的少年就开了口,“我叫谭稚,今年十八,家也是海市的……”
据少年介绍,其父是铁路工人,母亲以前在纺织厂上班,听着是双职工家庭,收入应该不错。
但他们家里有九口人,爷奶,外公,外婆年事已高,没工作,而他和两个弟妹又都在上学,因而家里的负担并不轻松。
加之六年前,其母突然得了重病,无法继续上班,就将岗位卖给了亲戚,把得了的钱拿来治病。
只是治了那么多年,她身体不仅没见好转,还把为数不多的积蓄花了个干净,并连累家里欠了一屁股债,这让原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舒问说,好在这几年,他和弟妹渐渐大了,平时可以帮着邻里或是干些活儿。
或是给工厂糊纸盒,编手工,以及批发瓜子花生,冰棍儿啥的到电影院门口卖些钱贴补家用。
加上他们三兄妹还算争气,成绩都不错,时不时地参加比赛,可以得些奖金,而父亲的工资也有了涨幅,所以才勉强撑了过来。
只是,现在他考上了大学,家里饭都吃不饱,只怕是拿不出钱来供他读书。
原本,他是可以申请申请助学金的,但因他爸还有工作,且工资级别较高,一个月可达到60左右。
如此,他就算递交申请,也不一定能得到,要知道,这年头成绩优秀,且比他家庭困难的人更多。
不过,为了那一线希望,他还是去了相关部门咨询,但得到的结果,和其猜测如出一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谭稚看着沈嘉楠和顾钰,腰背挺得直直地,嘴角微勾。
“不怕二位笑话,没高考之前,我就笃定了自己能考上好学校。
所以,那时候,我就开始发愁,这几年的学费该怎么挣,只是想来想去,都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出路……”
他语气微顿,埋头吸了吸鼻子,又再次抬头,眼中有些湿润,“幸好天不亡我,考完试没多久,舒问就找到我,将您二位愿意资助大家上学的事告诉我。”
沈嘉楠闻之点头,示意他继续,谭稚无声笑了笑,接着又说,“关于资助条件,我都已清楚。
所以,我的选择是……毕业后直接进楠钰集团工作五年的这个方式来偿还助学贷款,您看行吗?”
“当然可以。”
沈嘉楠笑着和顾钰对视一眼,旋即又说,“并且,等贷款还完,你如果还想留在楠钰工作,也是可以的。”
想想,他又抬眼扫视几个学生一圈儿,随后正色说道,“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们选择这种方式偿还贷款。
那么在这五年内,工作中出现了重大失误,从而造成集团金钱损失,名誉受损的情况。
这个合同就会立马作废,且你们必须在一年之内,将所有助学贷款连本带息全部归还。
如果有人敢毁约,我会亲自把他送进监狱,你们听清楚了吗?”
几人连忙应声,“听清楚了。”
沈嘉楠满意点头,抬手示意谭稚坐下,让其他学生继续。
之后,大家便从几人的自我介绍中知道了他们的大体情况。
长得比较着急,有些黑壮的男孩子叫霍中华,年纪比谭稚还小一岁,家庭情况比谭稚好不到哪儿去,且一家大字不识几个,唯独出了他这个“另类”。
硬是从周边的乡镇学校,一路考到了海市的高中。
他平日除了学习,就是去码头扛包赚钱,很少与人交流,自然信息闭塞,不懂什么助学金那一套。
还是舒问和他说了这事儿,他才有所了解,当即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