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衡心中充满了喜悦,尽管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具备了研发跨星际航行技术的基础,但这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无疑需要耗费巨额的时间和资源。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艘通过巧妙谈判获得的战舰意外地落入了他的手中,这无疑为他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对于这艘战舰的来源,丁正衡并没有过多的担忧。
不管对方如何进行保密改造,在他看来,一艘具备完整功能的宇宙飞船,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这次世界的预期收益。
即便这艘飞船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只要基本的航行功能得以保留,那么这场交易对他来说,仍然是稳赚不赔的。
丁正衡在喜悦之余,头脑却开始冷静地分析之前的谈判过程。
他意识到,小嗡与洛瓦文明高层的对话可能隐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破绽。
他深知,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在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不愿意在最终接手战舰时,因为这些问题而遭遇新的挑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丁正衡果然发现了几个关键的疑点。
首先,他注意到小嗡在对话中提到飞船遭遇了意外,但这一说法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漏洞。
在现实中,无论飞船遭遇何种灾难,总该留下一些残骸或痕迹。
然而,现场却连一丝飞船的碎片都没有发现,这显然不符合科学常理。
更重要的是,如果洛瓦文明稍加调查,比如向帕克人询问,他们就会立刻发现,实际上并没有任何飞船坠落的事件发生。
目前,洛瓦文明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丁正衡相信,一旦他们开始复盘整个事件,这个明显的破绽肯定会浮出水面。
接着就是武器的不合理。
虽然他们所展示的量产B级战力机器人和一系列先进的能量武器成功地震慑了洛瓦文明,但在战场上,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高端战争兵器却并未露面。
对于一个文明的分支而言,即使不是全部,也至少应该有一部分这样的高端兵器被投入使用。
特别是纳米武器,如纳米机器人和纳米装甲,这些通常是掌握了纳米科技后必然会研发出的武器分支。
它们的缺席,在丁正衡看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疑点。
他自己之所以未能研发出这些纳米武器,原因仍然在于能量科技的瓶颈。
无论是纳米机器人还是纳米装甲,它们都需要纳米级别的电池来提供动力,而且这些电池的容量还必须足够支撑纳米机器人的活动。
这背后所需的,是一系列复杂且先进的前置能量科技。
丁正衡也曾考虑过远程能量传输技术,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显得过于不切实际,因为它不仅需要比常规方法多出数十倍的能量,而且传输距离也受到极大限制。
在正常的文明发展路径中,这样的问题通常不会出现,因为一个文明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能源科技水平,是不可能掌握纳米科技的。
他能够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完全依赖于星神之力所赋予的超高精度,这使得他能够在能量科技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完成了纳米级别的工艺研究。
而关于这两个问题,丁正衡已经有解决方案,这对他进化的实力后并不难。
对于飞船残骸的问题,他的计划是利用星神之力创造一艘宇宙飞船的外壳,并放在维度空间内。
然后在正式交接的时候,让洛瓦文明的高层亲眼看到这一“证据”。
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够填补逻辑上的漏洞,还能让他们对已方掌握维度空间的事更加相信。
至于战力展示的不足,也很简单。
他计划让银虫冒充纳米机器人,这两种物体在形态上本就十分相似,足以以假乱真。
至于纳米装甲,他打算亲手制作几套,然后让那些契约者穿上。
这些契约者将使用自身的能量来激活铠甲,从而在洛瓦文明面前展示出。
最后真正让丁正衡犯难的问题是,如何在那帮洛瓦人面前装逼。
让他们深信不疑,这支机械部队背后所代表的文明等级远在他们之上。
他需要的是一个彻底的震撼,一个让他们不敢再有丝毫轻视和小动作的展示。
如果无法彻底震慑洛瓦文明,丁正衡可以预见将会面临一系列无休止的试探。
无论是为了验证他的真实性,还是为了摸清他的具体实力,这类试探都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从微妙的质询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