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并不知道沈东阳其实也是将他当成了一杆枪使。
还在为沈东阳这么好说话,而自喜。
“启禀大人,县令大人,又派人前来催粮,限期五日以内,筹措够五万斤粮草,否则……否则以渎职罪论处……”
就在梁羽准备离开的时候,刚开遇到沈东阳的师爷走了进来,眉头紧锁的说道。
“什么?五日之内?”沈东阳脸色变了变,最后无奈的叹息一声,“知道了。”
梁羽顿住脚步。
也是微微一愣,虽然梁羽不知道县令为何要沈东阳筹措这么多粮草,但是也知道昌宁乡穷乡僻壤之地,一年的税收恐怕也才一两万斤的粮草。
沈东阳想要五日以内筹措这么多的粮草,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沈东阳被处置,那自己这钱不是打水漂了?
这就太冤枉了。
不过这或许是个机会,如果帮助沈东阳解决了粮草问题,那沈东阳就欠了自己一个天达的人情,会更加的重视自己,或许将来有一天用得着呢。
念及此处,梁羽又转过身,恭敬道:“大人,是否发什么事了,县令大人让大人五日之内筹措这么多粮食,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沈东阳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唉,颜国和庸国战事再起,双方正在彭水两岸对峙,急需要粮草支援……”
沈东阳像是跟梁羽诉苦,又像是自言自语,言语中透着些许无奈。
从记忆中,梁羽知道,颜国和庸国是世仇,双方你来我往,打了数十年,战事再起,不足为奇。
不过这就苦了两国的老百姓。
“大人,为何不去向地主乡绅们征收粮草,虽然老百姓穷,但是地主乡绅们可是肥得流油,值此国难当头,他们理应尽心尽力才是。”
沈东阳瞥了一眼梁羽。
这个办法,他早就考虑过了,但是根本行不通。
指望这些吝啬鬼主动交出粮食,根本就不可能,他们心里哪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概念,若是用强,他手里根本没有人可用,县衙的大部分官吏,都是二把手游徼刘正茂的人,可以说,虽然他是一把手乡正,但实际上刘正茂才是实际上的一把手。
刘正茂担任昌宁乡游徼十多年,早就把关系网经营的固若金汤,他这个乡正平日里就是个摆设。
“如果这些地主乡绅不愿意,大人可以以出兵剿匪的名义,让他们缴纳粮草,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何况匪患猖獗,对他们也是威胁不是?”
沈东阳再次摇了摇头。
这让梁羽很不解。
这个时候,沈东阳的师爷上官策似乎是看出来了梁羽的疑惑,苦笑着说道:“梁羽你不是官场中人,所以你不懂,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那就好办了。”
“这是为何?”
“沈大人,刚刚上任不足一年,而昌宁乡的官商匪暗中勾结多年,形成了庞大的利益网,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别看沈大人是乡正,可是权力却把持在游徼刘大人的手里,刘大人又主管维护治安,缉拿盗贼之事,如果他不点头,剿匪无从谈起。”
感情沈东阳是个光杆司令啊。
梁羽这才明白。
他这个靠山,似乎实力不怎么样啊。
梁羽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把宝压错了。
不过事已至此,他或许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刘正茂那边恐怕也早就和何家穿一条裤子,在何家和自己面前,刘正茂必然会选择何家。
沈东阳不能倒,这个忙他还必须得帮,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想了良久,突然梁羽心中有了计较。
“大人,小人有个办法,可以扭转大人现在的局面……”
“哦?”
沈东阳和上官策眼睛都是一亮,全都是看向梁羽。
“什么办法?”
梁羽凑到二人面前,低声说道:“大人只需如此,以剿匪的名义,下达命令,让各地主乡绅呢们,支援一定数量的粮草,另外张贴告示,告诉昌宁乡的老百姓,大人准备剿匪,铲除祸患,声势越大越好……”
……
梁羽离开以后。
沈东阳立刻就按照梁羽说的去办。
一边派人去昌宁乡的各大小地主乡绅家族通知剿匪的事情,并且要求他们每家必须拿出三千斤粮食作为支援剿匪大业。
一边让上官策拟定告示,昭告百姓。
大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