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 第429章 诸夏上古智慧的概念!万千玄妙,存

第429章 诸夏上古智慧的概念!万千玄妙,存

手段,大名鼎鼎的帝王术,就是其中的典型。

哪怕是未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但法家的术这一思想,却是被视为了不传之秘一般。只有帝王才能够学习和利用。

而法的话,则是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就相当于是定下规则,而这个规则是有人都要遵守的。

乍一看,好像术在法下,而实则,也的确如此。

术虽然能够让帝王操纵臣下,然则,于国于民却是并无多少益处,尤其一旦随着帝王驾崩,其术所造成的影响,也会飞快的烟消云散。

但法就不同,法虽然也是因人而立,但却不同于术,完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且,法是真正可以强国的手段。 嬴政作为能够一统天下的帝王,其最为推崇的就是法家的理念,自然很清楚,法和术的概念。

但他所了解的只是学术上的法和术,而不是修炼上的法和术。

沉吟刹那,嬴政并没有急着做决定。

作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开创了皇帝这个制度的存在,别的不提,在自己不懂的方面,嬴政可是非常善于学习和利用他人的。

秦国灭楚的时候,嬴政问询朝堂大将,灭楚需要兵力几何?

王翦要六十万,李信要二十万。

结果嬴政选择李信,结果李信大败,二十万大军差点全军覆没。

得知消息后,嬴政首先做的不是问责,而是亲自登门王翦的宅邸,向王翦道歉,并且请王翦出山,由此可见,嬴政虽是傲视天下的始皇帝,但却也是不缺乏谦虚的特点。

罗浮闻言,开门见山的道:“道为根硕、法为主干,术为枝叶!”

短短十二个字,却是让嬴政不禁皱起了眉头来。

如果可能的话,嬴政当然更想得到真正的长生之道,再不济也要是长生之法才对,术……这显然有些无法满足嬴政内心所欲。

罗浮的道、法、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取自道德经中的理念。

道,是规则,为上乘,法,是方法、为中乘,术,是行为、为下乘。

这一点上,嬴政几乎是在听到了罗浮对于道法术的解释之后,第一时间明白过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真正长生的机会就在眼前的时候,他竟然会有所犹豫的原因。

而罗浮的这种划分方式,实则完全是基于他的儒道圣域体系的。

毫无疑问,在罗浮所开创的儒道圣域体系之中,真正的道,就是儒道圣域本身,也是罗浮所掌握的神威世界,被这个神威世界所容纳的诸多百家体系就是法,每一家学说,都能够在儒道圣域之中有所感应,进而所掌握的手段,能力,则是术了。

不过长生之术到底有些匪夷所思。

除罗浮允许之外,其他诸子百家,就算是在儒道圣域之中得法,其所谓的长生也只能局限于在儒道圣域世界之内,正如之前的震候成蟜一般。

根本不能涉足外界,这也是罗浮的道所规定的。

嬴政想要在罗浮这里得到长生之法,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法,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术来。

道就像是一个参天大树的树根一样,撑起了一根主干来,在这个主干上延伸出诸多分支,这些分支就是法,而每一个分支,还会出现更多的枝叶,这些枝叶就是不同的术。

长生这样的特殊体系,罗浮只会传授术,而且是被定死的术,绝对不会传授法的。

瞬间看出了嬴政的这点心思,罗浮随即提醒道:“陛下需知,不得术,何以窥法呢?”

罗浮的话,虽然的确提醒了嬴政,但嬴政内心对此,却还是有些贪心不足。

不过这也正常,身为始皇帝,一统山东六国之后,不提那些雄才大略的方面,其性格上,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缺陷。

贪婪,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人性之贪,在帝王身上展现的尤其淋漓尽致。

大权在握,自然会想要长生不死了。

定了定神,嬴政躬身行礼,道:“先生所传之术,可的法吗?”

有了罗浮的解释,嬴政的确明白了何为法,何为术,何为道。

在嬴政的认知之中,如果用他所重视的法家来形成的话,那么道就是法家的概念,法就是商君所指定的法了,而术,那顶多就是帝王操纵人心的手段。

相比起来,嬴政并不在意法家的道,反而更加在意法家的法,至于说术,他同样也看不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