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寒山望着白发苍苍的萧之南,以为是这家道观的主人,他这次经过,发现院里都被收拾过,杂草也被拔掉,便问道“小生只是借宿一宿,明早便会离开”。
“无妨,我本就于此地等你”萧之南已经在此地等候叶寒山两日。
“等我?不知老人家等我做甚”叶寒山反复确认自己不认识这位老者,难道是母亲的故人。
萧之南微微一笑,“我名萧之南,修真界大明帝国国师,当然,我还有一层身份,天机门副门主,天机门与你有缘,并且我家老祖料到你会经过这里,便让我在此等候,与你探讨国事”。
“不知老人家于我探讨何国事,再说,我一介贫民,又岂敢讨论国事”叶寒山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了萧之南的问题。
老人感叹道“无妨,大明帝国发展与我也有关系,和我探讨无妨”。
萧之南接着说道“我此生读过万卷书,也行过万里路,在其位谋其职,与国事也算有一二感悟,当年朱江陵与叶氏的纠纷,杀出了一个尸山遍野,但也杀出了一个锦绣河山,国事当求天下太平,你说是与不是”。
“恃三尺青锋而独步横行,天命不归也是枉然,唯有天命所归的人方才能够夺得天下,你说是与不是”。
叶寒山摇摇头,平静道:“两国相争,无非便是用人命前来堆出胜负,改朝换代,便是争两边人数的胜负。天命又如何,只能说是百姓更多罢了”
对于叶寒山的回答,萧之南甚是满意。天命,哪有什么天命所归,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朱江陵想要赌天下人的命,用来换取进入中域的机会,可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看他能否看透这一点了”萧之南心里想着。
看到萧之南发呆,叶寒山开口道“老人家,老人家”。
“,不好意思…有些事罢了,并且你也别叫我老人家了,叫我萧叔即可,我其实也才中年罢了”萧之南作为一名修为高深的修行者,自然能够随意变换样貌,只是在大明帝国习惯了当国师的日子,所以一直是老人的样子。
……
萧之南问,叶寒山回答。使得叶寒山心境有了改变,而萧之南动用秘法,更是加快了他心境修为的提高。
很多修行中人不知道,心境修为畅通,对于以后的修行路更是百利而无一害。
看到叶寒山沉浸其中,萧之南留了一本书,便背负着双手,悠悠然转身离去。
萧之南对于叶寒山比较满意,加之老祖宗也给他留了任务,但是他不准备现在就将叶寒山带回宗门,萧之南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
……
一夜过去。
叶寒山清醒过来,发现萧之南已经离去,只看到一本书放在身旁。
一本叶寒山未看过但却听过的书《太平寰宇记》,《太平寰宇记》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记载了天下地理,无所不容,无所不包。
叶寒山不知萧之南留下这本书的意义,但还是收了起来,心里默默说了一声感谢。
只是叶寒山不知道的是,萧之南将《太平寰宇记》修改了一部分,将很多东西都添加进去,加了一些阵法基础,萧之南知道叶寒山从未学习过阵法,只能通过这种书籍,来让他认识阵法。
《太平寰宇记》主讲地理位置,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所谓阵法,主要讲求风水,这正好与之息息相关。并且里面的文法也能增强他的文法底蕴。萧之南也是一位阵法大师,大明的护国阵就是萧之南所建造。
……
这一路,叶寒山反复阅览《太平寰宇记》,几乎每页书都被他做了圈点注释,当然比不了那些大家们的注解,不到及冠便可耐得住寂寞,这对于他而言已经难能可贵。
他也发现这几天他的耳力和目力都增强了,并且对于一些风水知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到大家的地步。
叶寒山不知道的是,萧之南派了两名手下一直关注着他,这两人对于叶寒山的勤奋也是看在眼里,不明白副宗主为什么不直接教他阵法,而是先让他读书。萧之南做法也很简单,玲珑体本是七窍玲珑心,叶寒山边走边读,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地步,便能够真正掌握阵法的精髓——天时地利人和。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通俗点讲其实就是“红尘炼心”,这可是金丹突破元婴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叶寒山能在练气期就看透这一点,那他要修炼到元婴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