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不会太多。唯有发展壮大,把防御做到最大程度,整个江东上下一心,有人重做三国时吴侯所做之事,江东自成一体,可防御可动员,才能在有敌来犯时以不变应万变稳坐钓鱼船。胡人来了打退他们,不让他们突进江东,护佑江东子弟百姓太平,在域内无战火的情况下发展壮大徐图中原,收复失地收疆复土,各位以及家中子弟封侯拜相。当江东足够强大时,朝廷也会思考得失不会硬拿回江东控制权,可避免内战。”
薛兼道“怎么看得利最大的还是琅琊王,我们作壁上观不参与东海王与琅琊王之间的博弈更稳妥些吧,胡人如果真打到江东了,我们再出钱出力抗战。”
王导道“此言差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胡人如果能打到江东说明举朝廷之力亦已抵挡不住,到时各位再出钱出力抵抗还来得及吗?扛得住吗?当今形势,我们已经是同在一条船上了,须得同舟共济早做准备以策万全才是。”
贺循道“茂弘公有何章程,但请直言。”
王导道“殿下施政举措,望各位引领江东士族全力配合及支持,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打造铁桶江东,恢复江东群龙有首的状态。考虑到还有朝廷和东海王等不确定因素,暂时不强求各位下重注押全宝。即便还做不到全力配合支持,也请务必做到完全不阻碍及给予应有的支持。”
五人沉吟交头接耳后都道“可行”。
闵鸿问道“为子孙作稻粱谋,茂弘公讲解得精彩入理。那敢问士族前程怎讲?”
王导看着贺循道“那就需贺先生领衔各位及江东才俊加入殿下麾下效力。然后我这有一份官职空缺名单,各位可以商量分别推荐哪家的哪位俊彦担任。”
贺循道“我家历代入朝为官,我曾祖在建安元年被举孝廉在孙策麾下任职,为东吴效力终老,世代功勋,到我父亲时官至中书令,兢兢业业,最后却落得个惨死于暴君之手的下场。至今思来仍悲痛不已,伴君如伴虎,老夫以及族人实在不想再去伴君,再让自己和后人经历那种悲痛。”
贺循说完,那几个贺家老鬼频频点头,其中一个抚须而笑,猜想他应该就是贺循的曾祖贺齐。
王导道“我琅琊王氏源自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大将军王翦,我家老祖功劳不比各位祖上更高?我家历朝历代有多人为官,也有被枉杀冤死之人,试问哪个绵延百年千年的家族没有呢?不伴君就真安全了?你若伴君,老虎只有君主一人,你若是个不能伴君的平民,你和你的子孙走出门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老虎,你就算闭门家中坐,一个县令也能化身老虎闯进来让你们破家灭门。就算为子孙后人计,也需投到殿下麾下为官啊。你们不带头,想谋份前程的年轻人怕被人诟病,错失机会,你们一带头,何愁江东子弟才俊不人人争一份前程。你们须为他们创造机会。”
听完王导的游说之辞,贺循还在沉默思考,其余人等已暗自点头认同。
我趁机给贺齐递了个心声道“这么巧,建安元年也是你的人生大年份啊。”
贺齐一惊呼道“谁?你是谁?怎么连我都看不见你,何方高人?”语毕其余几个老鬼也被惊动,但凡人仍然听不到老鬼们的任何动静。
我在贺齐身侧现身让老鬼们看到,说道“贫道也是建安元年随师父入山修行的。”
贺齐带着众老鬼作揖,然后说道“如此说来,仙师已修行了一百一十一年了,失敬失敬。”
我道“贺老先生当年应该是在赤壁之战前见到过诸葛亮舌战江东群雄的场景吧,觉得王导比之诸葛亮风采如何?”
贺齐道“那不能比,比不了。当年老夫就在现场,孔明先生的神人风采,世间何处再寻。我一直对周瑜大都督的风采深为钦佩,觉得已经是人间第一流了,没想到世上竟还有能更胜大都督一筹之人。这王导虽说不能及孔明先生,但谈吐间也确有几分孔明先生的风采。仙师可也曾见过诸葛孔明?”
我道“很遗憾,不曾得见过。但我师叔与诸葛亮交情极深,跟我分享了关于他的许多事。”
贺齐道“敢问令师叔是哪位高人?”
我道“徐庶。”
贺齐道“没想到是徐元直啊,确实是三国时的高人啊,可惜了,到了曹营后没继续暂放异彩。说起赤壁之战,我江东还要感谢他呢。当年庞统献连环计,曹操愿意接见名声未显的庞统以及最后采纳了连环计,多亏了徐庶从旁背书。”
我道“当年相关的人皆已离开,三国也已作古。有些话倒适合与你这位当年人说上一说。火烧连环船,此计如此漏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