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的日子,总不好给人一哄而散喽。
况且人孩子也送上祝福了。
来年娃娃生一炕呢。
可谁曾想,负责的派喜烟喜糖的爷们儿...
出来的急,光惦记着揣瓜子花生和烟卷儿了。
糖块儿是一个都没装!
瞧瞧,褶子了不是?
孩子王见这家结婚的汉子,抠抠索索的只给抓了两把瓜子和一把花生,其中更是连一块儿糖都没有...
率领着十几个娃娃军,又扯着嗓门喊起来了:
“小毛驴儿,尾巴晃,谁家的爷们儿迎新娘!”
“迎新娘走路中央,我们变成了一堵墙!”
“不要钱来想沾光,就想跟你们拿块儿糖!”
“给糖给糖,我们要糖!!”
“来年娃娃生一炕!!”
“你要抠门儿,我们就挡!”
“新娘子急了,您也甭慌!!”
......
......
抠门儿两个字,管叫路上的行人看起了笑话。
十几个娃娃要块儿糖而已。
瞧着迎亲队伍里,有不少人是轧钢厂的,怎么会连买糖的钱都舍不得掏呢。
幸好现在只是孩子们挡路,等下围观的人变多了,再把要饭花子给招来...
那个时候,就不是两三毛的糖钱能打发走得了。
迎亲路上出现了岔子,指定是派糖人的锅...
以免节外生枝,只好自掏腰包去供销社买了五毛钱的玻璃糖,分发给了挡路的孩子们。
九爷还擎等着看好戏呢。
谁知道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化解了。
看得出来,贾为民在轧钢厂的人缘儿属实不错。
儿子结婚都愿意来帮忙。
主动掏腰包去买糖的爷们儿,想必关系会更好。
随口一打听,知道了。
这爷们儿叫李福林,比贾为民小四岁,却是贾为民曾经所在车间的第二组小组长。
李福林之所以能当上这个小组长,也是多亏了贾为民的一语点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如果贾为民没有调到车队的话,小组长的位置,也不会轮到他的头上。
迎亲队伍继续上路,很快就来到了招待所。
三千响大地红冲破云霄,开心锣鼓玩了命的敲。
这场面,真叫一个热闹。
贾东旭一路小跑,背着新媳妇儿就下了楼。
今日的秦淮茹,穿着一水儿的大红!
红盖头,红袄子,大红棉裤。
该说不说...
确实土...
大红衣裳上连朵花儿都没秀...
由此可见...
老秦家是真心穷。
一阵秋风入姑苏,大红盖头起了舞。
秦淮茹忽然一声娇呼,纤纤素手一抓,当即就拉住了飘飞的红布。
侧首回眸的瞬间...
露出了无双容颜!
不少老爷们儿都看呆了...
想不到老贾家的儿媳妇...
居然长得这么俊俏!
特别是李福林,两只眼睛都看直了,口水横流...
此时无声胜有声。
就这姓李的?
十成十和许九系出同流。
锣鼓起,管乐奏,铙钹铮铮响,热热闹闹的往回走!
九爷放炮仗的任务,可算是忙活完了。
得亏带的鞭炮够数。
好嘛,这一路走过来的岔路口?
往少了说都有三十多个。
直到现在许九都没弄清楚...
干嘛非要在路口处放鞭呢?
炸两下子惊鬼神?
防止两口子日后分道扬镳哇?
编织袋里还剩一挂三千响。
荷花姐姐讲了...
回到巷子时...再放。
这个九爷懂。
肯定是通过鞭炮声,从而提醒院子里的人。
新娘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