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埋怨你的意思。”
盛玥:“我知道。”
大夫来了,在郁丞安的呲牙咧嘴中替他止了血,包扎好伤口,叮嘱道:“切记伤口近日不能碰水,饮食要忌辛辣,少荤腥。”
可能是刚才包扎时鬼哭狼嚎用尽了力气,此时的郁丞安有气无力道:“知道了。”
“多谢大夫。”盛玥送走大夫,然后对他说,“走吧,我陪你回郁王府。”
“不用不用,这都是小伤,你应该还有事吧,我自己回就行了。对了,这种关系性命的事情本世子一点都不想知道,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郁丞安注意到刚才追刺客的那些人等盛玥很久了,婉拒了她,站起来,“走了。”
盛玥看着他潇洒离去的背影,还没开口说话,对方就一个踉跄,随后迅速扭头,发现她在看自己,摸摸鼻子,讪讪道:“那个啥……咳,刚才有个蚂蚁,差点就踩死了,幸好本世子反应快,走了走了。”
盛玥忍不住笑了,对身边站着的一个人道:“把世子平安送回郁王府。”
“是。”
“公主,属下赶到的时候人已经跑了,只留下了这个。”人走后,在旁边等了很久的何清拿出在刺客雅间捡到的玉佩。
盛玥接过,在看到玉佩的瞬间瞳孔一缩,脸上的笑容消失,“查,一定查出那人是谁!”
何清:“是。”
她紧紧攥着玉佩,身体有些颤抖。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个雨夜,落水奄奄一息的母亲,暴怒却无能为力的父亲。
那次,她和父亲守了母亲一夜,陪母亲熬过了鬼门关,但却带走了那个万事清明的母亲,豁达慈爱的父亲,留给她一个走火入魔的母妃,疏离做戏的父皇……
“五公主……”宣明殿前小太监看到她,行礼。
盛玥问:“父皇可歇了?”
“宣政殿今日送来了许多奏折来,这时候皇上应该还在批阅。”小太监如是答道,“奴才这就去禀报皇上公主您来了。”
“父皇批阅奏折向来沉入,不用打扰,本宫自己进去就行了。”盛玥接过夏月手中的食盒,里面装的是她做的药膳。
小太监掀起厚重的门帘,她刚走进去就听到张德全在和晟安帝说话。
“皇上,奴才今日送圣旨到郁王府时,郁小世子并不在府上。”
盛玥停了脚步,静静地听着。
“听人说,小世子跟一女子逛了一天的盛京城,不少百姓都亲眼看到了。”张德全犹豫道,“郁小世子向来花心,喜欢五公主可能也是一时兴起,皇上您就这么把五公主嫁给他,是不是太委屈五公主了。”
他看着盛玥长大,不忍心她跳进火坑,也不明白向来宠爱她的晟安帝怎么想的。前些日子说要她远嫁羌国时晟安帝可是白天叹气晚上睡不着,生怕五公主真的远嫁蛮夷之地受苦,现在怎么这么轻易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晟安帝咳嗽一声,最近政务缠身,嗓子有些干涩:“郁丞安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是爱玩了些。等他成婚后,有玥儿的约束,自然会收心,而且郁家也不会让玥儿受委屈。”
盛玥提着食盒,垂着眼不知道在想什么。
冬末的天气还是很冷,此时外面起了风,将厚重的门帘都吹起一点,然后拍打在门框上,发出闷重的响声。
她回神,冲着屏风后的人屈膝行礼:“父皇,天气严寒,儿臣煮了粥,您要用一些吗?”
屏风后的两人静了下来,随后晟安帝的声音响起,“是玥儿啊,快过来。”
盛玥走进去,张德全接过食盒,取出里面的粥和点心摆到晟安帝倚靠的小几上。
“皇上,这粥还是烫的,看来五公主是做好了急急赶过来,真是一片孝心啊。”
晟安帝让盛玥坐到对面,半是责备半是心疼,“外边天寒地冻的,你这么乱跑也不怕冻病了。”
“您本来就有胃疾,听母后说这几天又政务繁忙,有时候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盛玥关心地说,“而且晚上吃那些油腻的,对胃更不好。”
“还是朕的女儿关心朕。”晟安帝笑容满面,很是欣慰。
张德全摆好碗筷就退了出去,把时间留给父女二人。
晟安帝咬一口糕点,又喝口粥,感慨万分,“和你母妃的手艺一样。”
“朕庆幸啊,你母妃没有那么狠心,把你也从朕身边带走,给朕留了一个弥补的机会。”
盛玥安慰他:“父皇,母妃离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