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犹怜”这一词,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大概讲的是司马兴男,晋朝公主,晋明帝司马绍和明穆皇后庾文君所生,封为南康公主。晋成帝将姐姐嫁给了桓温。桓温后来成为大司马,东晋的权臣。
《妒记》记载,桓温灭掉成汉后,娶了成汉后主李势的妹妹为妾。南康公主妒火中烧,欲持刀杀李氏,但见李氏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美,徐下结发,敛手向公主说:“国破家亡,无心以至。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神色闲正,辞气清婉。南康公主掷刀走上前抱着李氏说:“阿妹,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连我看了都会心动了,更何况是那老家伙。)” 这就是我见犹怜的来历。
在场的贵族,都热衷于对天朝故事到学习,大都听过这个故事,所以,沉默过后,四座皆是惊奇。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葵姬这句充满暗示意味的回答,有的贵族夫人认为葵姬是在暗示虞明月如同高悬天际的明月,清高孤傲,无法融入这凡尘俗世;而有的则认为葵姬是在表达自己对虞明月的尊重与喜爱,即使是自己的丈夫光源氏对她宠爱有加,但在葵姬心中,虞明月始终是一个惹她怜爱的存在。
但,无论贵族们现在如何讨论葵姬与虞明月之间的相处模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位平民出身的女子,肯定有着非凡的美丽,才情或者气质,才能成功地俘虏了光源氏和他的妻子葵姬的喜爱。
要知道,光源氏和葵姬,那一对夫妻,他们本就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一个是天皇皇子,且备受天皇宠爱,一个是位高权重的左大臣爱女,两者婚嫁使乃是天作之合。
虽然到现在,光源氏这位光华贵公子都没在外人面前说过这位佳人什么,也没有把人带出来过,但她的妻子如今却对这位平民女子连连夸赞。
大家都能感觉到,现在他们夫妻两个的目光,好像紧紧追随在那位平民女子的身上,仿佛被她深深吸引,无法自拔。不过,可惜的是,这位人儿到现在也没有让外人见到过。
关于虞明月,是不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的话题,一度成为平安京地热门,可以说是热门人物 tope1。
尽管众人都未曾见过她的真容,但她的名字和她衍生的传说,却已在贵族之间传为佳话。这些贵族开始对她的身份、背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一睹这位平民女子的真容,想要知道如果不是靠美丽的容颜的话,她到底是靠什么打动了这对夫妻。
越是见不到,越是想要见到,贵族们的好奇心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他们开始四处打听这位女子的消息,想要了解关于明月的一切。
甚至于,他们开始想象她的容貌、气质和举止,仿佛她已经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一个神秘符号,一个让他们无法抗拒的诱惑。
在这个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氛围中,虞明月没有出现过,但她的名声却越来越响亮。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贵族们心灵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虽然,她未曾露面,但她的美丽和神秘经过葵姬的宣传,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他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