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书朱师傅就精神了,看起来像年轻了五六岁,眼睛里有孩子一样的纯真。
“这书我有!”
朱师傅没事的时候就偷偷的看他攒下来的那些书,五花八门的什么类别都有。
很快就给姜雪宁找到了一本。
姜雪宁已经找到了朱师傅的碗,把煎饼夹鸡蛋放在了碗里。
“我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看到姜雪宁如花之宝,兴高采烈的把书给拿走了,朱师傅还挺高兴的。
这年头没几个人喜欢学习知识了。
他有一种感觉,学习知识在将来还是会很有用的,而且有大用处。
国家将来的发展和建设,一定是需要大量人才的。
这次朱师傅看着碗里沉甸甸的煎饼夹炒鸡蛋,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用了。
徐老太的手艺就是好,这煎饼烙的又薄又软,大大的一张,吃起来又有嚼劲又糯。
炒鸡蛋可是奢侈,用的是猪油,扎扎实实在这么多猪油,小葱花也煎的特别香。
朱师傅本来是打算吃两顿的。
这么好的饭一顿吃完了也太奢侈了,但是吃着吃着就忍不住了,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就停不下来,很快这个煎饼就见了底儿。
吃完以后朱师傅还舔了舔手上的油渍,这也太香了。
然后心里有些懊恼,这么肥的炒鸡蛋和煎饼一顿吃一半就能饱了,怎么非要那么嘴馋,把一整个都给吃完了。
这下可好了,晚上没得吃了。
姜雪宁回到家里就把书翻开,这年头居然用的还是繁体字,不过不太影响,她虽然不会写,但是认字还是没有问题的,很快就找到了做松花蛋的办法。
需要食用碱,食盐,生石灰……等等原材料。
虽然书上只有两行文言文,但是姜雪宁可以用现代化的知识进行翻译,只要不是她这个大聪明,脑袋自己想出来的就行,以后会被人抓去研究的。
然后她跑去先去和徐老太说了一声,徐老太是很支持的。
“你们年轻人就是想法多,看过书就是好,你看着行就可以开始办了!”
小鱼和小柔刚好也喂完了牛,姜雪宁就把小鱼和小柔叫回来,简单的说了一下储存鸡蛋的方法。
两个人都觉得特别惊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虽然不知道产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光听姐姐描述只觉得很美好,但是也想象不出来。
她们立刻跟着姐姐去做了。
先去山上挑选合适的干了的植物,然后弄到空地上烧成草木灰,烧好以后搓成细粉。
在草木灰中依次加入石灰,食用盐,还有小苏打,混合搅拌均匀以后备用。
这年头当然是没有石灰的,姜雪宁有些着急,但是一着急空间里好像有些地方松动了一下。
里面居然有石灰!
而且村里之前是有石灰厂的,就是后来县里另有安排,所以石灰厂被取消了。
姜雪宁把石灰放到石灰厂后面的墙底下,然后和两个妹妹搬过来。
两个人都特别的开心。
“平时这边根本就没有人来,没想到居然还有石灰!”
“而且这个石灰的保存还挺好的!”
……
石灰的问题就解决了。
姜雪宁重新探测了一下空间,居然又多了一袋石灰,看来这个空间真的是一个宝藏。
然后把鸡蛋洗干净,冲洗干净,晾干水分。
制作灰浆的时候,把草木灰和石灰混合在一起,为了保证好吃,姜雪宁还熬了一壶茶水,茶水有点少,茶叶是稀罕东西再多可就没了。
徐老太虽然觉得有点浪费,但是什么也没有说,这是孙媳妇自己的家事。
然后把灰浆均匀的裹在鸡蛋上,鸡蛋上又裹了一层小麦糠,为了防止水分蒸干,还又裹了一层黄泥。
再把鸡蛋一个一个的放在屋里,这样就不会冻干了。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三十度左右,七天就可以成了。
这一批鸡蛋做了三百个。
小鱼和小柔都觉得很好玩,看起来特别的卖力,看到姐姐扶着腰,还赶紧把姐姐扶到炕沿儿上休息。
看着屋里另一个炕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三百个鸡蛋,像一个方阵一样,姜雪宁还挺有成就感的。
就是不知道这鸡蛋做出来是什么样子。
小鱼和小柔虽然也很馋鸡蛋,但是看到姐姐另有用处,完全没有提过,要把鸡蛋拿出来吃。
徐至忙活到了中午回来吃饭,看到炕上摆着那么多的鸡蛋,问了姜雪宁是做什么以后,脸上居然也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皮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