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需要的,我可以联系人给你们专门送过来,只要你们有票和钱都不是问题。”
姜雪宁还有些奇怪,“你们这不是国营的供销社吗,旱涝保收的好单位怎么还会对客户这么好呢?”
小姐姐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国营的供销社又怎么样,我们店里的东西特别老特别旧,大家也都有些看不上了,专门跑去隔壁县城的供销社买,我们如果再不努力一点的话,供销社说不定以后还会关门呢。”
那个年代的供销社,其实是非常吃香的单位。
因为可以优先买到补品白糖这些生活物资,甚至就连收音机电视机都有门路能搞得到,所以很多供销社的售货员都是高人一等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小学的校长甚至还配不上一个售货员,大家都认为小学校长取了售货员绝对叫做高攀。
谁能想得到很多年以后,供销社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居然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好的小学逐渐变成了最抢手的货,人们疯狂的买学区房,都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崽给送到好学校去。
这个小姐姐是真的想要把自己所在的供销社给抬起来,但是好像时代的风已经在变了,光靠她一个人的努力也没什么用。
其他店员甚至还笑话她。
干多干少一个样,何必一直出风头,那些货卖不出去,时间长了以后自己内部当成残次品消化了不好吗?
全部都卖出去,他们过年过节的时候想要吃点糖,还得原价买。
他们几个人买东西买的满载而归。
大米小米,小鱼小柔,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东西,开心的不得了,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吃糖吃到饱。
而且买糖的时候还可以直接买供销社里最好的糖。
各种颜色的糖果纸都可以来一份。
而且还有各种形状特别可爱的饼干,甚至还可以买奶饼干。
好幸福,太幸福了。
大米小米甚至想好了,以后要争取每天都去打猎,天天都做卤肉,然后出来摆摊子卖。
几个小的赶着牛车走在前面,车上放着他们所有的家当。
姜雪宁和徐至两个人走在后面。
说实话,姜雪宁心里还是有一些拿不准,徐至会不会看不起她做这种小生意会不会觉得她丢人。
会不会只是一时兴起,陪着小娇妻出来体验一下生活,等到腻了以后还会叫姜雪宁回家,相夫教子好好过日子,别再整这些有的没的。
但是姜雪宁还没有开口说话呢,徐至就先说话了。
“以前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国家要准备开始做市场经济的试点,今天我看明白了,人可以用手里的钱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创造别人想要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合作共赢。”
姜雪宁有些不可置信,“那你的意思是支持我们做小生意了?”
徐至笑着点了点头,“这是好事,我为什么不支持?如果大米和小米一直在村里种地的话,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吃饱穿暖来成立消费的能力,小鱼和小鱼两个人是女孩子,在村里就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以后唯一的路子就是嫁人,可是你看咱们村里的那些男人,有几个是靠得住的,能好好养家糊口,不打老婆?就这样,看来还是做点小本生意,是将来的出路。”
徐至这个思维方式真的很超前。
姜雪宁忍不住对着徐至竖了个大拇指。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回去以后,东西全部都藏在了徐家,姜大山还有姜斯言,他们再如何的丧心病狂,也不敢跑去徐家撒野。
然后每个人都拿了一把糖,塞到嘴里细细的嗦着糖的味儿。
靠着自己的劳动换来的糖,可真甜啊。
一共得了一百六十块钱,这些钱在扣除了成本以后要平均分配的。
这个成本指的是徐老太做饼子,大米和小米上山打猎这些猎物,还有那些调料。
然后平均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十二块钱。
十二块钱可是一笔巨款!
徐老太和徐老汉本来是不要的,但是他们想要借用徐家的锅灶,而且打猎的本事还是徐老汉教的,一定要让徐老太和徐老汉收下。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徐老汉的腿现在差不多是废了,以后就再也不能上山打猎挣钱了。
教出来徒弟,以后徒弟就可以回报师傅了。
徐老太乐呵呵的把钱收下了,“以后我负责给你们烙饼子!”
徐至的那份钱直接就给到了姜雪宁的手里,“咱们俩在一块过日子,钱的事情你来做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