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的产权和关系都从原来的寺院里收回,转交给智空去打理,到时候会出文件。”
“江南你不是给王敏说想承包附近的山林吗?那里是原来寺院的产权,后来荒废了之后,一直没有确权,这次统一划归南空寺,到时候你给智空签订承包协议就好。至于修建制茶作坊,到时候给工商局打个招呼,注册一个茶厂,再和国土那里报备一下就好,别破坏山林,问题不大。”
我听了很是高兴,没想到事情这么简单。
“至于重修南空寺,领导们还是很支持的,专门找了有关部门做调研规划,准备利用民间的资金,把南空寺修建起来。政府可以出资把道路整修一下,江南,从南空寺到茶山的山顶,原本有路可以直接开车上去的,只是荒废了,你可以趁这个机会,做一个振兴乡村的方案,把茶叶和旅游结合起来,申请政策,把上山的路重修起来,通上水电,和南空寺配合,把它打造成一个振兴三农的基地,带动附近村民就业。”杜姐侃侃而谈。
“恐怕这不是杜姐的手笔,应该是他老公的思路。”我心里想。
“你姐夫要调过去当文旅局的负责人,他之前有过这样的项目经验。”果不其然,杜姐的话让我大喜过望。
“智空大师的师傅三年后肉身不腐的事情领导们也知道,只是不能去宣扬,毕竟这是佛教内部的事情。但是我们作为重修南空寺的筹备小组,可以去募集资金,吸引善男信女们去供奉香火钱,江南,你不是说要捐十万进来吗?这是积攒功德的事情,后面肯定有很多像你这样的人来供奉募捐。等有关部门过了规划,我们就马上动工,一边修围墙山门,一边再筹措资金,为后面的建筑做准备。”杜姐胸有成竹的说。
过了两天,我带上曹可馨,来到南空寺,作为南空寺的热心信众,和王敏以及另外两个大姐来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的规模不小,足足来了二十三号个人,文旅局、宗教事务局、民族委、、规划局、文化局、文史馆、佛教协会、当地镇政府等。
曹可馨身着茶服,给各位领导泡上刚采制的南空禅茶,茶香四溢,入口甘甜,惹的各位领导称赞不已,气氛也很轻松。
幸亏提前准备了不少玻璃杯,不然还真是麻烦。座谈会就在大殿外面的场院里,阳光温暖,清风温和,很是舒服。
文旅局赵局,杜姐的老公,五十岁出头,额头宽阔,满面红光,颇有威严,一看就是仕途顺利之人。
他对智空和尚重整山门、弘扬佛法的行为给予肯定,并表示南空寺的前身,自清代以来就香火不绝,四方信徒很是敬仰,寺内的僧人弘扬佛法,爱国护教,在抗日战争时期,捐赠了不少物资,还派了不少僧人跟随川军出川,为国家的存亡做出过巨大的牺牲。
没想到南空寺的前身竟然有这么悲壮的历史,我不禁有些动容。
赵局又说,智空大师的师父海仁大师,精通佛法,一生到处弘扬佛法,在佛教界享受盛名,晚年在南空寺修行,立誓要重振净土宗,重建南空寺。如今在南空寺坐化,是佛教界的损失,智空大师应该继承大师的衣钵,继续大师未尽的心愿。
其他部门也纷纷发言,从各个角度探究重修南空寺、打造禅茶基地、振兴三农的意义和价值。
研讨会很热烈,其乐融融。
智空大师发言,他先是感谢领导们对佛教事业和南空寺的支持,又说出他师傅海仁大师圆寂前留下偈子和预言,说三年后开缸,大师的肉身不腐,要重塑金身,成为肉身菩萨,护佑四方信徒。
尽管之前海仁大师肉身不腐的传闻闹的沸沸扬扬的,但毕竟只是传言,今天智空大师的话一说出来,还是让在场的人大为震动。
佛教协会的一位老和尚兴奋的说:“各位领导,肉身不腐,金身菩萨自古都是佛教奇观,这可是太平盛世之兆,佛教之大幸呀。”
会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大家都对这个事情既有惊讶,又有些敬畏,夹杂着几分兴奋。
我这个时候站起来说:“各位领导,海仁大师佛法高深,肉身得道,这是盛事,我们愿为南空寺的重修尽绵薄之力,经过我们的努力,已经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筹集了临近50万,可以先把基础的设施先修建起。”
我的话引起了其他领导的共鸣,纷纷表示要积极利用民间的资本,去好好的把南空寺修建起来。
会议最后由赵局做总结,他请各个部门配合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