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这个元素,有很多象征性的寓意,既能为故事增加几分浪漫色彩,又能把我的核心观念烘托得更明显些。
“这样的话,就要在前文埋下这个伏笔,结尾再做个呼应。
“伏笔,就买在雷塔西奥杀死儒诺及其外孙女的时候。
“当时,他只是想杀老兽医儒诺。在这个报仇雪恨的过程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他很想永远留住这种快乐,于是在心中默默祈祷。
“但他并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懂得祈祷的真正意义,只是出于本能,出于潜意识的渴望,许下一个愿望而已。
“这时,漆黑的夜空突然明亮起来,他放开儒诺的尸体,抬头看天,只见一颗光彩夺目的流星划破天际。
“他的目光追随流星飞逝的方向而转动,落到天边时,正看见儒诺的外孙女惊愕地站在院子门口。
“他看见她张大了嘴,想叫却叫不出声。
“在这一瞬间,雷塔西奥根本没犹豫,心中也没有产生一丝内疚和害怕,只有对快乐的向往。
“他突然觉得,如果杀了这个自己心爱的女人,一定更加快乐。
“就在残杀儒诺外孙女的时候,他的双手表面开始结晶。
“故事从这一刻,正式步入魔幻现实。
“有了‘许愿’和‘流星’这两个意象,就会让人更容易理解我要表达的东西了——这个世界有神。
“神是什么?
“神就是设计、创造世界,至高无上的存在客体,是每个人的信仰,以及各种无法解释的事物的投影,是人内心恐慌情绪的投射,同时也是终极意义的投射。
“在无神论语境下,神是虚幻的,那么世界就是实在的。
“但在我这个故事里,神由客体变成了主体,神是实在的,那么世界呢?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两个主角才会拥有超自然力量,开外挂。
“光这样还不够,结尾时,再点一下题。
“雷塔西奥和迪梅欧的最终对决来临的时刻,天上下起了流星雨。
“这流星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流星雨,它是真的星星在下坠。
“人们常说,天上的星星数不完,而事实不是这样的。
“夜空中可数的星星,总共有六千九百七十多颗,其中大部分都在银河系以内。
“更多的星星,肉眼观察不到。
“那么,就在这时,两个主角看见,天上的星星一颗接一颗落下来,美丽地燃烧着,直到头顶上一片漆黑,再也没有星光。
“一切似乎都在某种刻意安排之下,像一出戏,正在落幕。
“故事在这里结束,至于两个主角输赢,和他们所在世界的存亡,留个坑就够了。”
至此,郑夺基本定下新作品的框架和大部分情节,预设还是写成三万字左右的中篇。
由于这个篇幅还是偏小,上面这么多的素材,尤其是基础设定,肯定不能全面展开。
雷塔西奥和迪梅欧的成长经历,大部分都要省略,浓缩到几个词,至多一两句话来概括,分散到多个情节的关键处,用回忆或者手下汇报资料的手法,点到即止。
详细的基础背景,留给读者根据这几个点,自己去串联和推理。
而实际成文的故事情节,重点应放在两个主角做毒品交易之前,进行互相调查,并为此次交易做各种部署上。
在调查中展开回溯,大概需要四至五个小高潮,来激化两个人自身的问题,把问题的解决方向,指向对方。
雷塔西奥和迪梅欧的问题,只有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张。
否则,雷塔西奥的世界,没法运转下去,而迪梅欧也一样,他的头脑越来越拥挤,不扩张就会死。
而扩张终究是有限的,因为这个世界就这么大,这是饮鸩止渴。
两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个终极问题,但都没想到终极的解决办法——逃离这个世界。
他们就只能困在在其中,无法逃离。
第一个大高潮,自然是毒品交易,迪梅欧运用智慧和超能力活下来。
郑夺想,具体的战斗过程,应该弱化描写,甚至用一些抽象的手法,三言两语总结了之。
他认为,现代文学的韵味,重在强烈的、个性化的主观表达,激烈交锋的趣味性,退居其次。
要给出矛盾冲突,但未必要展现冲突,至少不必浓墨重彩,这就够了。
第二个大高潮,是两个主角见面的那一瞬间。
重点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