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恋爱免谈,一心搞事业 > 第170章 这买卖太划算了

第170章 这买卖太划算了

陈云又想了想,“不完全。药丸科技这样的企业,本身还是很优质的,产品成熟,财务健康,基本面不错。”

“他们是做什么业务的?”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没研究那么细。”

郑夺公布答案:“仿制药加工。就像你说的,十几年来,发展很成熟。但没有人会满足于原地踏步。代加工利润微薄,他们想进行产业升级,做原研药。”

陈云缓慢地点头,好像听懂了一样,轻轻说:“哦——”

他不是学医学、生物或者生化学科的,暂时还不明白,从仿制药代加工到开发原研药之间,步子跨得有多大。

只是下意识地觉得,研发药物嘛,两三个教授加上郑夺、小璇就能搞,人家一个大药厂,当然也能搞。

事实上,二者的行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难度相差不啻天渊。

常规的原创性新药研发,要经过确定疾病靶标、活性筛选、优化分子结构物、临床前先导结构动物实验、长期临床观察,才能最终审批上市。

这种超大工程,其中最繁重的工作量,都集中在了“筛选”二字上。

即:有个模糊的大方向,然后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进行层层筛选,大海捞针式地找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子结构。

也就是“较为理想”而已,最理想的情况,永远不可能达到,因为试错是个无止尽的事,而资源永远有限,必须在差不多能用的时候,停止前进。

一般来说,原研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的研发成本。

按照最近三十年的统计,一款成功上市且取得长期销售业绩的原研药,平均开发费用是五六十亿元国内货币。

因此,国内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原研药,他们所宣称的原研药,就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连仿制药都不多。

而郑夺不同。

他是把未来二十多年后,已基本被完善的理论框架带回现在,

又结合了大量未来二十年之中,与之相关的其他各项研究成果,

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独到理解,才提出了这款药物的基本设计。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远方,设计方案从一开始,就已经趋于成熟。

省去了大量的试错过程,不走弯路,直达最终目标,所以才会花钱特少、速度特快,就像一个冲天炮直接当火箭用,最后还真能把卫星打上天。

郑夺接着说:“从财报上看,他们现在已经有两个项目同时上马,一个是普通感冒药,一个是季节性流感抗病毒药。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一个产品就能拖垮整个企业,何况是两个。感冒和流感,在汉语翻译上意思相近,其实是一种误导,这是两大类完全不同的疾病。

“而且,就像你说的,药品开发,周期不定,如果不成功,很可能十年、几十年的努力全都是白费。

“所以,港岛药丸科技现在的做法,与其说是百年战略,倒不如说是情怀。而大批投资者们,正在为这种情怀埋单。

“国际金融大鳄,盯上的正是国民的情怀,他们往里面砸钱,不是支持我国药企创新,而是为了割韭菜。”

“嘶——”陈云咬着牙吸了一口气,“所以你说,它离倒闭不远了?不是因为大鳄哄抬股价,然后割韭菜,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路走错了,自掘坟墓?你怎么知道他们的研发一定不会成功?”

郑夺不解释。没法解释,怎么说?我能看见未来?

陈云没得到回答,只好自己往下说:“好吧,你有你的判断。大鳄们炒作一顿,然后撤走,股价肯定会大跳水,然后散户也会赶紧逃命,药丸科技内部的股东估计也要想办法撤资、抛售,企业焦头烂额,估计还欠了很多银行贷款和其他债务还不上,研发没钱继续搞,中途一断,可能就永久地断了,那就彻底完了,是这个意思吧?”

郑夺点点头,“短时间内,药丸科技的股价会猛翻好几倍,你要有勇气,现在入场,还能吃块大肉。

“但别贪心,月底前离场就行。

“另外,这一轮过山车坐完之后,药丸科技会经历一个漫长的低谷,一路下滑,最多撑到明年这个时候,就会破产。

“这对我们是个好消息。”

“破产了,还有好消息?”

“它为了转型做新药研发,上的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重金聘请了很多一流的研究员,到时候,正是我们需要的。”

“哦,对,刚才说过,咱们的研发进入中期阶段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