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恋爱免谈,一心搞事业 > 第310章 两件喜事

第310章 两件喜事

一件是新一期《人民文学》发售了,郑夺的新作《凶手的繁星》刊登在头题,再次引起整个文学圈的轰动。

校园里的崇拜之声,还有各种羡慕嫉妒恨,就不用提了。

评论界给予这部小说高度评价,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很多角度和立意,是郑夺自己都没想到的。

对于其语言上的突破创新、多种意象的象征用法,甚至直接成为了不少中文系硕、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至少是案例分析之一。

还有评论家拿文中的某部分段落,和废名的风格做比,说他借鉴了废名反对情节和结构,认为那相当于骗局的思想,直接越过理性去写心灵洞察,所以,《凶手》一文的文风有点像散文诗。

郑夺不在意这些说法,他在意的是这种趋势。

如他所料,一种由他开创的文学流派似乎正在形成,在他看来,这对“婴儿”绝对是大有营养的。

很快,国家作家协会的破格邀请下来了。

按照一贯的正常程序,要加入国家作协,得先是某省级作协成员才行,并且加入省作协达到一定年限,期间新发表的作品数量、质量达到较高的标准,才有申请加入国家作协的资格。

但郑夺受到了特殊对待,是作协邀请他加入,越过省级作协这一步,直接进国家队。

他欣然接受,这是好事。

对别人来说,好处很多。比如,名头上,加入任何一个作协,就标志着成为了名正言顺的作家,不再只被称作“作者”。

再比如,协会成员发表作品更容易,获得版面位置更好,稿费更高。

还有,文学界人脉圈子的扩展。

再则,就是找相应的工作更容易,且有职称,职称提高,工资提高。

不过这些都不是郑夺所需要的好处,他需要的,仅仅是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以后能靠这个影响力,为“婴儿”提供源源不断的最优质的语义训练食粮。

另一件好事是,尹文杰他们的分子模拟软件的开发,也初步完成了。

和大荣公司管理系统一样,这个分子模拟软件,基本上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躯壳,主要的“智能”都靠操作软件的人来提供。

对别人来说,目前这智能化水平,还太初级、太鸡肋。

在尚无大型云服务器矩阵的现在,依靠用户的本地化计算,能提高多少倍计算效率,取决于用户自己额外花钱买的设备有多高端。

算力不足的话,就跟一次一次手动真实实验的效率也没什么区别,甚至更慢,当作教学材料还行,真的想要靠它带来多少商业价值,目前还谈不上。

如果肯再花几十几百万建立一个稍微像样点的计算中心,也就能比堆人工快个十几倍的样子,毕竟需要人手动完成的部分占了太大比重,尤其是纠错。

因此,后续肯定还是要继续精进的,尤其是等待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云计算商业环境的成熟。

但对郑夺而言,现在已经足够了。

就像当初对杜义承诺过的一样,他马上就以大荣药业公司的名义买了一套,五十万元。

然后又花五百多万元建设了一个专业化机房,也是“婴儿”的新家,用上现在最好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同时,机房所在地也就作为大荣药业的办公用地,离中原大学不远。

实验室的电脑全都安装上分子模拟软件,但只作为输入输出的端口,所有的计算任务都上传到机房内进行。

起初一段时期之内,“婴儿”的任务仍是学习,大量的模拟参数设置、目标设定都需要由人手动操作,和大荣公司管理系统一样。

但按照郑夺的预计,用不了几个月,“婴儿”就能彻底掌握这套软件,并根据指定的方向,自行改进它,使之更快、更强、更准。

一个月后的一天。

田今兴冲冲地跑来告诉郑夺:“我突然发现,咱这模拟软件儿快了一百倍!我前儿设置的炎症反应任务,今儿上午就传回来了,太快了!”

郑夺还坐在他位于实验室角落里的那个老位置,打开软件,按照田今的指指点点,查看对方说的那个计算任务。

田今提交的任务是,对于某个特定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引起人体某类细胞质溢出,影响周围细胞,发生炎症反应的过程进行还原。

在过程中,采用某一先导化合物进行干预,干预的剂量从1微克、2微克、3微克……一直到200微克,平均分成100份,干预的介入时间从1分钟、2分钟、3分钟……一直到1440分钟(即24小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