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小时,郑夺讲述完毕,主旨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于技术细节,他只说最关键的,需要创造性的部分。
其他已经较为成熟、较为机械化的部分,统统交给圣婴才填补。
不到半天时间,长达一百多页的英文“论文”一蹴而就。
为什么用英文写?因为英文的专业词汇丰富,描述准确,圣婴不会听岔,别人阅读起来也不会产生歧义。
为什么“论文”打引号?因为这不是平常的那种论文,它没有按学术论文的格式来,仅仅只是为了告诉别人该怎么做,更像是说明书和工程指导文件。
这份文献同时发送给了药丸科技的研发团队和远在中原大学的周闻。
所有人都不禁倒吸凉气,这就是郑夺的神通和速度吗?
大家有一种在做梦的感觉,感觉又有好几项伟大新发现、新技术提前了半个世纪走进现实。
周闻马上打电话给郑夺,希望能赶来主持实验工作,至少让他参与一下。
郑夺马上答应,求之不得。
第二天,不仅是周闻来了,连司徒燦也来了。
尽管司徒璇说不让告诉父亲,可新闻都已经登出来了,这么大的事,全港岛、全国都知道了,还能瞒得了谁?
司徒璇和郑夺以及董事会简单商量了一下,还做了一个决定:召开记者会,当着所有镜头,拆纱布,展示自己的受伤情况。
还不止于此,她还让人在病房里架设了直播摄像机,每天现场直播十五分钟,在港岛某电视频道播出自己的康复过程。
没过两天,夏小溪和苑如饴也先后赶来探望。
苑如饴作为当红的影视歌及文坛新人,友情出镜,为自己的好朋友祝福、加油,还在电视上号召自己的粉丝们一起为司徒璇祈祷。
以这件事为契机,药丸科技的抗衰老药项目热度大涨,董事会趁机加快增发新股的申请进度。
不过资本市场对股价的预期倒不会立刻一路飙升,这个问题还得看司徒璇的治疗结果。
要是真的治好了,那前景自然不必说,药丸科技绝对会一跃成为全球最高市值的医药公司,甚至不限于医药行业。
要是演砸了,则很可能就是又一场科技泡沫幻灭的的笑话,而且是主动扒光了给人看的笑话。
不管外界怎么看,至少病房里的这些家人、朋友们,个个信心十足,因为大家宁可不相信科学,都不会不信郑夺。
一星期之后,司徒璇脸上、脖子上和腿上,丑陋的溃烂的皮肤纷纷脱落,露出红红白白颜色不均的受损组织,能看见肌肉、筋膜,深的甚至能看见骨头。
画面之吓人、反胃,使得电视台不得不让摄影师故意虚焦,使画面模糊。
而录像重播时,放的虽然是拍摄清晰的片段,但是打上了厚重的马赛克。
夏小溪、苑如饴、常林祥等人还有自己的学业和工作,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都先回去了。
父亲司徒燦想要继续照顾女儿,但司徒璇非常乐观地说,不用这么多人围着,等完全好了再看,于是让父亲先回去,传感器公司也有很多大事小情离不开他。
陈云、季雯琪也一样,隔两三天抽点空来一趟足以,何必一大群人挤在病房里?进进出出每次都要消毒杀菌,很麻烦。
最后,就只让郑夺一人留下,日日夜夜陪在旁边,和护士、护工一起照顾着两个女人的生活。
随着实验室不断有新的进展,按照郑夺的指导文件,每天不断拿来新的实验药剂,不断尝试新的促进方法,司徒璇的患处每天也在改善。
她那些被浓硫酸完全烧毁的肌体和皮肤组织,简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每天都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一点一点地生长着,慢慢排出坏死的组织细胞,形成又黑又硬的痂块。
无数微小的痂块相连,渐渐组成一片片的硬壳,有点常识的观众都知道,这层硬壳的出现,就意味着组织的再生、修复,意味着伤口在愈合。
黑痂的下面,全是新生长出来的皮肉。
到此时,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应该说,才刚刚过去了半个月,司徒璇的脸上、脖子上和腿脚上,除了三度烧伤的部分,其余地方已全部结痂。
每天,本医院乃至港岛其他医院的众多医生们,都要组团来参观和学习,叹为观止。
正常来说,一度烧伤,5~7天可以结痂。
浅二度烧伤累及表皮和真皮浅层,需要1~2周方可结痂。
深二度烧伤累及表皮和真皮深层,烧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