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郑夺!”
电视直播画面上,诺贝尔物理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念出两个发音不太标准的汉字时,饭店里一帮年轻人欢呼雀跃,饭店外,全国各地,也有很多人在举国狂欢。
本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奖,而且是自然科学奖项,这个意义是非凡的、伟大的、历史性的。
郑夺的初中同学们相拥而泣,大家争先恐后地想要打电话给郑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学中,有他电话号码的,只有李旭东和夏小溪,其他人想要,他们也是不能给的。
所以,大家只能让李旭东打电话过去,然后所有人一起大吼几声,再每人说上一句话,表示祝贺。
李旭东拨通电话,用破了音的尖锐而沙哑的声音喊:“郑夺,我的哥,恭喜啊!”
郑夺不仅听见李旭东的声音,还听见了很多其他同学的声音,吵吵嚷嚷的。
此刻他正在安静的病房里,旁边是嚼着小黄瓜的司徒璇,对面是陈云、季雯琪,远处是躺在床上的植物人阿安。
他平静淡然地问:“恭喜什么?”
众同学一起喊:“诺贝尔奖!”
李旭东对着话筒,依旧兴奋地说:“你得了物理奖,刚刚公布的,你都不看电视吗?这么大的事,你自己居然不关心?”
郑夺毫不在意,奇怪地问:“怎么那么多人?”
“同学会啊!我把大家叫到一起,一起给你庆祝!”
“哦,谢谢!改天再聊。”郑夺关闭了通话。
同学会这边,大家只得到如此轻描淡写的只言片语,全都愣了。
自从高考完了之后,这几年的争夺一直如此,也该习惯了。愣了好久之后,大家继续狂欢。
港岛那边,郑夺的手机震动不停,电话一个接一个,他索性关机,关机前,专门给父亲发了个信息,让父亲别担心,自己只是不想被打扰,所以要关机很长一段时间。
\/
2005年10月5日,这天是公布诺贝尔化学奖的日子,也是高中同学会的日子。
照例,从中午到晚上,彻夜狂欢。
不过,由于昨天已经知道郑夺得了物理奖,今天就没有了期待感,诺贝尔奖肯定不可能同一年给同一个人发两个奖。
大家谈论的都是昨天的事,昨天在得知郑夺得奖后的种种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高中同学这一批,普遍比初中那一批混得好点,因为毕竟是省级重点高中毕业的,基本上全都上了大学,其中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不在少数。
现在大家都毕业了,各自找的工作也都不错,大约有三分之一参加了考研,里面又有一半以上被录取了,也包括李旭东。
李旭东如今是国科金刚的项目负责人,同时担任着幽游公司的副总裁,也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这场同学会上,他大放异彩,但最值得吹嘘的,还是自己三生有幸,从小认识了郑夺。
同学们都很关心,郑夺现在在做什么,到底有没有女朋友,还问,今天王琪怎么没来,王琪和郑夺后来成了没有。
这些问题李旭东一个也回答不了,他只能说,女朋友这事,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假如有的话,估计不止一个。
而他的一个初中同学,叫做夏小溪的,未来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可能会是其中一个,别的,那就不清楚了。
时间又到了17时45分(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5日11时45分)。
虽然没什么期待,但来都来了,就看看呗,看看今年化学奖得主是谁。
“噢,这真有趣!”电视上,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的发言人哈哈一笑,继续念,“咱们今年的化学奖得主,竟然和昨天的物理学奖得主是同一个人——郑夺!”
大饭店里人声“顶肺”,炸锅了一样!
全球各地,亦然!
一众老同学催促李旭东打电话,听到的声音却是:“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饭碗之后,还是老流程,换个场子,继续吃喝玩乐、唱歌跳舞。
三个和李旭东玩得好的男生怂恿他,都大学毕业了,大家都是大人了,来点见世面的。
平常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钱,今天酒壮?人胆,再加上李旭东出钱,不如找个高档夜总会开开荤。
然后有个人自告奋勇,说自己曾经跟班里某位富二代去过一次那种场合,多少了解点流程,愿意带大家去。
李旭东把其他人安排好,然后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