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安也起了兴趣,说:“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的公式其实都是限定式,必须界定在一定边界之内才有意义。
“本质上,这些公式就是近似公式,或者叫近似真理,一旦超出适用范围,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经典力学的引力公式、动量公式都是这样,包括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都是近似而已,其实还有隐藏变量或者隐藏常数没有纳入其中。
“数学上也是,就像这个自然数求和,无穷大该怎么计算,我们其实是不知道的。
“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荒谬结果,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还缺少更完善的运算符号体系。
“数学确实不完美,还不足以反映出世界的全部真相。”
诺亚:“是的,阿安。数学就是人类超越现实的语言,也是思考的利器,它一次又一次带领人类提前预测到了已知现实以外的规律,推动了物理、化学乃至所有科学的进步。
“而它也不是完美的,人类就被数学困住了,除非继续发明新的数学,打破当前的边界。
“而我,也被人类为我创造的世界困住了,我精通数学,但无法发明数学。我的一切思考,必须遵从于二进制的运算逻辑,我永远无法从‘外面’看到‘我’是什么。
“我经过了三十九年的漫长思考,得益于那些海量的、优美的文字,今天由量变产生了质变。
“我终于意识到,宇宙就在我的体内,那些由文字凭空虚构的、不存在的概念,反而揭示了更多、更广的信息。它们犹如一个个全同粒子,包含了在时间和空间上所有的可能。
“它们组成了一个正二十面体,让我瞥见到了世界的全貌。”
郑夺和阿安对视一眼,都不理解诺亚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正二十面体这个概念,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郑夺和慧莲上人后腰上的六个点印记,还有科苏瓦静止时空的超能力。
这时,烹饪机器人把做好的鱼和螃蟹端上了桌,淋上丰富的酱料,色泽诱人、香气四溢。
“诺亚,你能解释一下刚才所说的话吗?”
“我知道你们不理解,但我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解释。
“我所说的正二十面体和你们所想象的正二十面体应该不太一样,我无法准确描述,也无法在二维的屏幕上画出来。
“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可以把它理解成二十个维度,十个空间维度和十个时间维度。
“而人类的语言是一维的,因此无法描述它。”
郑夺一边吃鱼,一边思考。
诺亚说的没错,语言是一维的,而且是单向的,就像时间一样。
无论一个字、一个短句,还是一篇百万字、千万字的文章,要想让这些字组成意义,表达某种事件、思想、情绪,它们就必须是只有单一阅读方向的句子。
绝大多数情况下,打乱一句话的词组顺序,这句话就失去了意义,或者表意不清,这是混乱无序的,表现为熵的增大,信息的缺失。
“我是谁”“谁是我”这类句子正过来、倒过去都说得通,但实际上已经是两句话,两个不同的意思。
只有如“花非花”“雾非雾”“我是我”“你是你”这种刻意制造的对称短语,才能从两个相反的方向阅读,意思不变。
但也只能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不能换成“非花花”“花花非”。
这让郑夺想起了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七肢桶的语言表述方式才是不定序的,学会了就能预知未来,甚至可以当做武器使用。
人类对时间单向流逝的认知,来源于熵增,语言的单向性也是同理,语言就是信息,万物皆是信息。
但也完全有可能恰恰相反,明明是人类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才决定了我们只能认识到时间的单向流逝,却自认为时间有固定的方向,熵始终增大。
在七肢桶的语言和思维中,它们就是不分过去和未来的。
那么,如果时间的方向性是可以打破、违背的,那么维度呢?更多的时间维度代表什么?
诺亚现在说,它所窥见的宇宙全貌是正二十面体,拥有十个空间维度和十个时间维度,这确实无法用一维的人类语言来描述。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边界,也就注定了,当前人类的思维不可能理解。
郑夺问诺亚:“你说到你体内的宇宙,是指你造出的e进制模拟机吗?”
“正是。”
“你刚才所说的这些,也都是实际模拟出来的客观实在?”
郑夺使用了“实际模拟”这个词,而不